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南京携“人才新政25条”进京求贤引才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金秋十月,收获的不仅有果实,还有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10月19日,江苏省南京市与在京重点高校院所召开合作座谈会。会上,来自南京市玄武区、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江北新区、麒麟科创园等相关代表重点宣传、推介了南京人才发展生态,与各界人才共谋校地、院地高质量发展。

据悉,南京市结合近期发布的“人才新政25条”,以“有‘宁’才更好携手共‘京’彩”为主题,将在北京举办“1+1+4”系列人才宣传活动:即一场校地融合座谈会、1场产才融合研讨会和4场“魅力南京”校园招聘推介。活动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宣传推介江苏、南京人才发展环境。

求贤若渴打造“引才”强磁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想方设法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以一流的平台集聚一流的人才,南京把最好的岗位留给一流的人才。

近年来,南京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抓手,全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北京大学参与共建,揭牌运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南京智能计算中心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南京高度重视做强引领性科技力量,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同时,南京以人才为城市发展赋能助力,不但要引进人才,更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近年来,南京连续制定出台科技产业人才新政,推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行动方案、产业强市行动计划,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拥有科技顶尖专家200余名、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超千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达181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达381万人。

目前,南京正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为目标,寻求更多城市“合伙人”。

此次,面向人才济济的北京,南京紧紧围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医疗、新材料、金融、石油化工等重点产业链,共有科研院所及博站单位、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及重点产业链企业等44家用人单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北京地区重点高校毕业生送上2260个优质岗位,搭建起在京人才和用人单位精准对接的交流平台。

校地协同科技创新提质发展

创新是南京最鲜明的底色,人才是推动南京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南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 1.5 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位列全省第一;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1 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6 家;现有国家级研发平台 120 多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校地协同是南京拉动技术人才增长的重要“利器”。

“今年,南京市政府签署了与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新一轮全面深化校地合作协议,并召开了多场校地合作座谈会,建立了南京市校(院)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南京市科技局局长赵成军介绍,南京新梳理高校院所可转化科技成果224项,建设401家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引进企业7209家,去年新增营业收入超过450亿元。

此次,南京进京揽才热力十足且诚意满满。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华向在京重点高校发出诚挚邀约:“前不久,南京最新发布了‘人才强市 25 条’和‘重点产业人才 7 策’,全面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全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欢迎大家多到南京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南京、了解南京,我们将竭诚当好‘后勤部长’,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

在座谈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欧美同学会等高校代表纷纷表示,通过加强对接,期待同南京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加速人才孵化,探索更多校地合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