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第二次青藏科考新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 揭示世界屋脊“沧海变雪山”

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获悉,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科考队员在珠峰地区岗嘎南部三叠纪曲龙共巴组的至少三个层位的岩层中,发现了脊椎动物骨骼化石。从骨骼结构上判断,这正是科考队寻找了很久的大型鱼龙化石。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二次科考团队研究人员介绍,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演化实验室”。青藏高原古生物的一系列新发现都在帮助古生物学家全面审视青藏高原在影响新生代生物多样性演变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珠峰地区的鱼龙化石,主要分布于晚三叠世曲龙共巴组海相地层中,在今年4月以来开展的进一步考察中,除定日的岗嘎外,科考队在聂拉木土隆、318国道的62号道班等多处的曲龙共巴组地层中都发现了鱼龙化石。除了较大型的成年鱼龙化石骨骼外,还发现了小的、纤细的肋骨,可能是喜马拉雅鱼龙幼体的化石骨骼或小个体的鱼龙新类群。

科考团队负责人邓涛表示,这些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重建了青藏高原生物群从始新世至上新世逐渐演替的过程,鱼类、爬行类等化石的证据从生物地理学的角度展示了高原生物从西藏走到世界各地远达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多样性演变外溢效应,而鱼龙化石的发现则揭示世界屋脊“沧海变雪山”的环境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