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中国芯片业首富遇最大危机:旗下公司业绩“跳水”,身家一年缩水近450亿

A股千亿市值的芯片设计龙头韦尔股份(603501.SH),正经历上市以来的最大一场危机。

近日,韦尔股份发布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0.9亿~1.3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0.03亿元下滑九成以上。

耐人寻味的是,预减公告发布后,韦尔股份的股价连续3日上涨,其中1月16日盘中一度涨停,最终收涨8.15%,1月17日收涨1.92%,1月18日同样收涨0.19%。

业绩预降九成,股价不跌反涨,对于这样有悖常理的事情,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业绩下行公告是对利空预期的兑现,股价走高甚至触及涨停,则是利空出尽后的底部反转。有分析师预计,2023年半导体有望率先周期触底反转,迈入上升通道。

韦尔股份能否尽快扭转颓势,是公司董事长虞仁荣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天眼查显示,虞仁荣持有韦尔股份约30%股份,是公司最大股东和最终受益人。

日前,爱集微发布中国芯半导体上市公司富豪榜显示,2022年虞仁荣以362亿元蝉联榜首,财富值较2021年的809亿元缩水了447亿元。

在中国半导体界,虞仁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名字。作为清华大学EE85班的一员,他是中国芯片行业里最会赚钱的“捞金能手”。在2022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虞仁荣以100亿美元财富值排名第197位,虽然较前一年财富值缩水严重,但依然问鼎中国芯片行业首富。

由其创立的韦尔股份被称为芯片界的“隐形冠军”,是全球第三大CIS芯片生产企业,也是A股唯一一家实现泛模拟芯片布局的上市公司。

财报数据显示,韦尔股份营收从2017年的24.06亿元升至2021年的241.0亿元,增幅超过9倍;归属净利润也从2017年的1.38亿元升至2021年的44.76亿元,增幅超过30倍。

强劲业绩助推下,韦尔股份的股价在2021年7月达到255.17元/股的高点,总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元关口,在A股半导体市场仅次于中芯国际。

2022年,韦尔股份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公司股价也从2021年的高点下跌近70%,市值蒸发近2000亿元。针对如今的业绩变动、股价波动以及公司未来发展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致电韦尔股份证券部,截至发稿电话未能接通。

图源:图虫创意

白马股业绩变脸

若将时间线拉长,自2017年上市以来,韦尔股份的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鲜少同比下滑。

数据显示,2018-2021年,韦尔股份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03.25%、40.51%、45.43%、21.59%;同期,归属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71%、221.14%、481.17%、65.41%。

进入2022年,其业绩增长逐渐失速。最新公告中,韦尔股份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净利润8亿~12亿元,同比下滑73.19%~82.13%;扣非净利润为9000万元~1.35亿元,同比下滑96.63%~97.75%。

对此,韦尔股份解释称,2022年受全球新冠疫情、消费电子市场表现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需求受到较强冲击,对公司主营业务产生较大影响,部分细分市场的出货量有所下滑,产品销售价格承压,公司营收规模和产品毛利率均较去年有所下降。

2022年半年报中,占到营收八成以上的半导体设计业务,包括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等三个方案,其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约占营收的七成,面向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等行业。

具体来看,2021年年末,韦尔股份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中,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的占比分别为57%和14%;而2022年上半年,两者的占比变化为44%和22%,智能手机占比下滑明显。

中国信通院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1-11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44亿部,同比下降23.2%。受终端市场影响,韦尔股份预计,2022年全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3.4亿~14.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前三季度,韦尔股份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93亿元。韦尔股份称,2022年第四季度,虽然库存水位已经有明显的回落,但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依旧不及预期,供应链企业的库存去化压力持续上升,导致价格竞争加剧,公司部分产品(例如,应用于手机终端的64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期将进一步降低。

“蛇吞象”并购扩张

在此之前,韦尔股份一直被视为白马股,创始人虞仁荣也通过一系列并购登上了中国芯片行业首富的位置。

图源:图虫创意

中国半导体领域,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后改为电子工程系)85级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们自称EE85,占据了中国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

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兆易创新(603986.SH)创始人舒清明、卓胜微(300782.SZ)联合创始人冯晨晖、格科微(688728.SH)创始人赵立新,以及赵伟国、赵立东、刘卫东、吕煌、郁群慧等10余名半导体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或高管均出自EE85。

其中,虞仁荣一直是韦尔股份的灵魂人物。2007年,虞仁荣在上海成立韦尔股份,最初主要从事半导体产品分销业务,因此虞仁荣也被称为“芯片倒爷”。

10年后,韦尔股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7.02元,营收规模24亿元,上市时体量依然偏小。真正让虞仁荣跃上新台阶的,是2019年韦尔股份完成了对豪威科技的一场蛇吞象式并购。

豪威科技前身是美国老牌芯片巨头Omni Vision,全球前三大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厂商之一,2015年被中资财团收购。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时,后者的资产总额是前者的5倍,净资产是前者的8倍。

最终,虞仁荣克服重重困难拿下觊觎已久的行业豪门,在半导体领域名声大噪。经此一役,虞仁荣的财富也快速聚拢。2020年,虞仁荣以60亿美元的身家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44名,随后更是连续多年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问鼎中国芯片行业首富。

并购完成后,韦尔股份的主营业务也从代理销售转变为芯片设计,华为、小米、奔驰、宝马、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成为韦尔股份的新客户,行业话语权和盈利能力不可同日而语。

能否扭转颓势?

如今,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放缓,最重要的下游客户受到影响,韦尔股份的日子不太好过,虞仁荣的财富也严重缩水。

虞仁荣尝试带领韦尔股份通过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数据显示,在全球车载CIS市场中,2021年韦尔股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29%,位居全球第二,汽车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图源:图虫创意

虞仁荣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中提到,在消费电子以外的市场,包括汽车、安防、医疗等领域,该公司业务在快速成长。

以汽车电子领域为例,韦尔股份的汽车CIS解决方案涵盖ADAS、驾驶员监控、全景影像、后视等应用场景,图像传感器产品已经获得部分国内外汽车品牌的方案导入。

尽管依然面临业绩压力,汽车业务也远未成为韦尔股份的支柱业务,但虞仁荣的资本运作能力不容小觑。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豪威科技财务并表后,韦尔的归属净利润从2019年的4.66亿元暴增近9倍至2021年的44.76亿元。

财富飙涨的同时,虞仁荣并没有停下并购脚步,而是继续围绕主业进行“扫货式”收购:2020年入股深圳吉迪思电子科技、芯河半导体科技、长工微电子、强一半导体、前海维晟等芯片企业;同年收购Synaptics的TDDI业务;2021年与地平线达成智能驾驶战略合作,并收购吉迪思65.77%股份成为大股东。

此外,近期已有多家机构就半导体后市给出积极展望,诸如“触底复苏”“周期反转”等字眼频繁出现。近日,在2022年第四季度法人说明会上,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也预测称,本轮半导体周期会在2023年上半年触底,行业库存逐步出清,2023年下半年行业将逐步复苏。

目前看,韦尔股份能够扭转颓势,仍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