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案例回顾LSE,UCL与华威的法学与政治理论硕士成功录取揭秘!

* 录取捷报上院校的QS排名均系2022年的排名

在同学录取的短捷报文章里,有关于对应学校、系所和项目的介绍,点击蓝字阅读:

• offer捷报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理论硕士录取来了!

• offer捷报 | 伦敦大学学院(UCL)法律与政治理论硕士录取来了!

• offer捷报 | 华威大学政治与法律理论硕士录取来了!

● 基本背景

本科:香港中文大学

专业:哲学专业

GPA:3.3+/4.0

雅思:7.5

● 软性背景

实习: 一段传统媒体实习,一段研究助理实习;

发表:无,但有多篇政治、哲学和法律理论相关的essay。

科研:无

其他:四段暑校经历;

申请结果

W同学从2021年10月中下旬分别递交UCL、华威大学和LSE,到11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收到三所学校的offer,这个审核和发放录取的速度可以说相当快了,也充分说明招生官对同学与项目的匹配度和学术潜力的认可。

▲S同学喜获华威大学、UCL和LSE的OFFER(上下滑动)

01/ 申请动机和匹配

W同学四月份找到摆渡,在了解过程中,顾问老师Jessica得知ta本科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并且一直对知识、文化、社会结构及其运作方式很感兴趣,而在ta看来政治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基本面向。

在本科学习哲学,接触政治理论的过程中,同学最感兴趣的又是伦理学与政治哲学。同时,港中大哲学系在中国哲学以及中西比较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方面的传统和丰富的教研资源给同学提供了政治哲学学习和钻研的机会,同学也因此打下该领域的学术训练基础,这一点是后面PS写作中文书老师极力突出的同学的优势点。

W在香港这样一个中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集中交融碰撞的地方读书,感受到的冲击也很强烈,渐渐就强化了ta想要探索人民幸福和政治之间的关系的欲望。被这种社会理想和对从政治哲学方面去比较和研究中西方的学术兴趣所驱使,W已经很清楚自己的意向专业了。

因为同学非常明白自己要什么,所以在申请专业方面,顾问老师Jessica和ta没费什么力气就对选校和相应的项目达成一致,只是W虽然明确了自己只打算申请LSE,UCL和华威的政治学相关专业,但是ta没什么信心。

其实当时Jessica和Kingsley老师查阅香港高校申请英国的绩点换算,发现同学已经有接近一等(first class)的优秀成绩,这个绩点对申请来说早已足够,而且有多篇政治哲学、政治理论的课程essay,都属于能体现同学analytical skills和writing skills的硬证据。再加上ta目标和动机都很强烈,因此老师们一再肯定ta优秀和匹配的背景,坚定同学申请信心,而不是为了保证录取,建议同学多申几个所谓的“保底”学校。整个选校定校过程可以说是“快、准、狠”。

▲Kingsley老师说明同学绩点达标即可,不一定要冲高绩点(向下滑动)

02/ 个人陈述

负责主笔W同学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的L博士是台湾大学社会学博士、台湾中研院博士后,有着丰富的社会学研究背景,专长文化社会学。因为理论积淀深厚,L博士的文书指导偏重学术性,但同时英文表达又兼具逻辑和一定的文学性。

在跟同学多次视频和文字沟通后,博士对ta的背景,学习和研究能力有了深入了解,首先认为这份PS应当突出ta本来已有的优点,尤其是政治理论学习所需的擅长阅读经典的能力。

一方面,L博士观察到W在港中文所受到的哲学相关训练比较扎实,文献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也比较强。对英国高校的硕士项目有所了解的同学都知道,它们非常注重理论方法的训练,课程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尤其以被大家戏称为“London School of Reading”的LSE为代表),因此W在本科养成的“能啃文献”的能力自然要在PS中突出表现。

另一方面,虽然当代政治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focus在一个正当的或公正的国家如何构成?是什么赋予了统治者统治的权力,公民有义务服从吗?有多少不平等是公正的?(摘自LSE-MSc Political Theory课程描述),但查阅LSE、UCL和华威项目所修课程的syllabus发现,仍然需要阅读一些政治哲学方面的经典理论书目,例如Thomas Hobbes, John Stuart Mill, Jeremy Bentham。

这意味着,强调W同学对经典的政治哲学文献的阅读能力,不仅是表明ta未来硕士学习所需的基本能力,更成为匹配申请目标——政治理论相关项目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L博士一再强调突出同学的优点(向下滑动)

*为保护图片提到的同学的课程论文文章隐私,故做模糊处理

上图L博士不断地提到凸显自己的优点,实则跟摆渡发布过的《拒绝标准化的人生:留学申请文书的独特性与匹配度是如何建构的?》(点击蓝字阅读)一文所持观点一脉相承。此文也强调譬如CV应展现你做了什么与学位项目相关,个人经历有什么聚焦之处。也就是说,你要突出的优点绝不是品行端正,或者单纯的经历堆叠给人一种履历丰富之感,而是要与申请项目相关且聚焦的优势。

对应到W的案例上,ta有很多哲学议题的课程论文,但不可能都放到CV和PS中,因为无法增强其申请政治理论的优势,反而会显得过于分散。L博士对这些essay进行筛选,选出数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政治哲学视角的论文,从而成为跟政治理论硕士项目高度相关且聚焦的strong evidence。

这里顺便说一下,W的背景相较于实习,更多专注在学业上,在校期间参加过如UCLA,北大等顶尖高校的暑期课程,而非重点做很多实习或课外活动。

海本英本的同学都有类似的特点,优秀的课业成绩和丰富的学术经历反而能助其申请到诸如英国G5等top大学。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大陆的学生就没有这样的优势,只是很多同学没有意识到课业学习和学术训练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将更多精力集中于此。

很多同学来咨询的时候,会担心因为实习经历不多或不是big name而无法突出竞争力,但其实首要原则是申请者的背景,包括学科背景、本科修课、实习、研究等学术经历是否和项目匹配,并非是你的背景越丰富、title越高就越有竞争力,尤其对于人文社科且偏理论研究的项目来说更是如此。当然对于商科这类偏重实践的项目有所不同,但也遵循前面所说的相关性与聚焦。

怎么判断和选取匹配的背景,从而突出你的个性化亮点?你申请政治理论,但如果呈现了一堆跟marketing相关的经历,这种匹配度可能就是零。而你这几段市场营销的经历去申请Marketing,那肯定高度聚焦和匹配。

确定了PS要表现W同学强阅读能力的核心宗旨后,就要组织同学的材料,充实PS的具体内容和细节。

L博士根据同学修读过的政治哲学相关课程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以及实习经历,认为从古代政治传统中提取另一种观点的视角,以及交互视角着手论述比较独特,尤其能表现W以政治哲学视角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而在具体的研究议题方面,W对民主、身份政治、歧视等议题都颇有兴趣,但L博士建议最好集中论述一个特定的主题,把它融入到PS中,这样可以让研究对象更明确,从而增加文书的学术性与厚度,并且议题聚焦也更能突出W在某一相关议题领域的研究潜力,让PS更有说服力和个性化。

▲L博士对聚焦研究议题的建议

沿着这个思路,L博士和W,以及Kingsley老师还多次交流,大家各抒己见,进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例如对中西方政治组织的性质与特点的讨论。

▲师生针对政治议题的相互交流

也在一开始就让同学从LSE,UCL和华威三个专业的教学大纲syllabus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简单分享下自己的思考。

这一步不是要加重学生的申请负担和责任,而是想让同学先对未来要读的专业及其课程有所认识,这也是在为个人未来的出国学习做准备。

申请过程中更多是老师们帮助同学加深对目标专业的理解,进而体现在PS中,目的是提升和项目的匹配度。例如在LSE-MSc Political Theory的PS中,L博士就基于其必修模块Foundations of Political Theory展开论述。

试想,如果你已经研究了梦想申请项目的某门课程,甚至是相应领域的教员,那是不是能说明你对该专业的强烈兴趣,以及很好地回答了PS需要回应的一个问题:Why Programme,为什么要选择读该专业?

有时群里老师们讨论得过于兴起,丢出一份又一份相关联的文献,以至于同学戏言“像是上了一个暑期课程”。W实是一个有趣的同学,被老师们“逼着”看文献,笑说对ta的期待太高了,但其实一来ta背景确实很优秀,目标明确,学习规划也清晰,二来同学的配合度也很高,申请全权放心交给我们,师生之间形成了非常良好的互动和默契的配合,双方各展所长,最终结果圆满。

▲W同学对被摆渡老师要求阅读额外reading list的调侃

通过复盘不难发现,成功申请除了同学自身的硬件实力,还有我们摆渡一贯坚持但可能被很多同学忽略的几点:一个就是要突出和项目的匹配度,这里有很多处理方法,例如你个人的基本学科背景和相关度高的修课,如果这些课绩点不错或者有高分的课程论文则更佳;也可以展现你对申请项目所涉及议题的思考,对项目具体某门课程的理解,在本次帮助W的申请中,这两种策略都用到了。

另外,哪怕你已经有很优秀的背景了,但也应该有的放矢地选取经历和经验,根据项目期待的学生去裁剪已有的素材,主要应以更能展现个人优势和亮点为目的。

03/ 申请总结

再次回顾这个案例的申请过程,最大的特点有二:

来自W同学的评价:

虽然我本科出身于“港前三”,但也许很多同学看到我3.3的GPA第一反应是挺低的,其实这是我GPA的峰值,我刚开始准备留学的时候才3.2,我就是揣着这样的GPA去找了好多机构咨询定位,也许是出于专业判断,也许是纯粹为了PUA,总之除了摆渡之外,其他我咨询过的机构都或直接或委婉地给了低于我预期的反馈,我也由此自我认定是属于非G5的种子选手。

在得知我的成绩之后,Jessica老师的第一反应是去搜索了我本科学校的学位等级规定,了解到我的成绩其实在英制二等一荣誉学位以上,数值上的低只是给分严格的结果,并据此给了我相当积极的反馈。知道这点其实不难,稍微深入了解一下本校成绩等级政策,我自己也可以解释,但摆渡顾问老师专业、严谨甚至谦虚的工作态度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不了解每个学校的具体给分情况非常正常,但不全凭主观推测成绩的含金量、而是主动搜索相关政策去深入了解确认却难能可贵,特别是对一个刚来咨询、签约意向尚不明确的学生也绝不糊弄。

之后的合作经历也多次印证了我对摆渡学人的这一第一印象:用专业经验帮助学生,但自己不会因自负而被专业经验蒙蔽、更不会用专业经验蒙蔽学生。

与摆渡合作申请的过程中,我基本上是躺平被carry的状态,这也使得我常常怀疑自己——只有Jessica和Kingsley老师这样厉害的人才能读LSE吧,我真的有资格做他们的校友吗?当然,虽然我一直在PUA自己,但是他们总是鼓励我。Kingsley老师甚至直言让我只申请G5就行,似乎丝毫不担心会出现我被全拒而他们要退款的情况,是我怀着严重的不自信而自作主张地选择加了华威保底,最后的申请结果也没有意外,又是他们对、我错。

也许是我自作多情地把他们不带感情倾向的专业判断当做“鼓励”了吧,不过除了摆渡,又有几家机构敢保证能把一个GPA3.3的人送进G5呢?

吹不动了,在一分钱没给的情况下,能让我这种躺平型人(fei)才(wu)写这么多字,还不够证明摆渡有多好、我有多真爱吗?

更多留学最新信息和咨询,请关注【摆渡学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