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创新赋能宜兴铁路建设“加速度”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鲁鹏博 邹朝

101米高墩挂篮施工全方位监控系统、大体积高墩自动喷淋系统、无人机航测地形、隧道自动喷淋养护台车……5月10日,记者从中铁一局宜兴铁路建设项目部获悉,正在修建的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从宜昌东站引出,接入郑万高铁兴山站,简称宜兴铁路)在群山万壑中穿行,夷陵山脉峰高谷深,多项科技创新工艺投入使用,助力项目建设“加速度”。

创新赋能宜兴铁路建设“加速度”

宜兴铁路全长108.5公里,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也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与郑万铁路万州至兴山段形成川渝地区东向高铁新通道,彻底解决现有宜万铁路慢速短板,大幅缩短铁路运行时间。

中铁一局八公司承建其中6.32公里施工任务,包括隧道4.5条、桥梁7座、路基2段等,其中板仓河大桥、下堡坪特大桥属重难点工程。

为此,建设者们用无人机航测采集数据,利用BIM技术搭建模型,共修建60余公里的施工便道,其中50%是在陡坡和峭壁上新开出来。

据介绍,该项目段桥梁工程繁多,大多数墩台位于V型或U型陡峭沟谷处,自然坡度在45至70度间,沟深谷陡、场地狭小,墩身混凝土养护是个难题。为确保养护到位,项目部结合现场施工特点,采用高压水泵抽水喷淋养护,在模板顶口及底口预留喷淋管道,使水流通过管道花洒进行养护,不仅使混凝土表面养护均匀,且大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山区铁路建设桥隧比例大,下堡坪特大桥共49个桥墩,平均高度50多米。因场地限制,桥面采用高支架现浇简支梁施工方法,而现浇支架的安装和拆除是安全管控的重点。经过技术研讨,项目部采用“整体下放式拆除”工艺,即首先用置放于梁顶的千斤顶及钢束先行固定位于柱顶的主横梁,待横梁下构件拆除完成后,再启动主控系统自动平衡整体下放拆除。这种拆除方法较传统机械式逐层拆除法功效提升1倍左右,而且机械、人力投入成本更低,作业安全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创新工艺工法在宜兴铁路项目多处运用,为深山高铁施工带来更多便捷。去年,中铁一局八公司所在分部完成3项QC成果申报并获奖,同时申请7项专利,其中1项已完成授权并纳入推广,另外6项也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进入审核阶段。

(中铁一局八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