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绝味食品、煌上煌盈利能力下滑,卤味巨头陷入瓶颈期

绝味食品、煌上煌陆续发布了三季度报告,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遇到近几年的最低点,尤其净利润多个季度连续出现下滑。

绝味食品连续4个季度净利润下滑,煌上煌则连续6个季度下滑。

蓝鲸财经记者了解到,近一年,绝味食品的店面数量相对保持了稳定,但部分产品已经提价,从净利润连续下滑的情况看,效果或并不理想,但依靠规模优势,保证自身相对稳定发展。但所谓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尚未表现出较强驱动力。

煌上煌则在不停地关店。按其自身说法是因为疫情影响所致,但部分关店的商圈绝味食品等店面却在持续经营。

在业内人士看来,整体行业进入了增长瓶颈期,加之绝味食品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驱动力尚有不足,但作为头部企业,最先感受“寒冬”。煌上煌在战略层面对其店面扩展并未有足够的重视和支撑所致。

盈利能力下滑

绝味食品净利润连续第四个季度下滑。

10月26日,绝味食品发布三季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增加5.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亿元,同比下滑77.24%。三季度单季收入17.84亿元,同比增加4.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滑73.85%。

连续四个季度净利润下滑,且幅度都非常大。

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至2022年三季度,绝味食品净利润分别是1685.47万元、8906.68万元、952.59万元和1.21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90.71%、62.24%、96.42%和73.85%。

如此之大降幅,在绝味食品的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即便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也就出现了三次净利润下滑的情况,除第一季度下滑幅度较大外,超过了60%的降幅,其他两个季度的降幅都是个位数。其中第三季度还实现了12.82%的增长。

煌上煌则与绝味食品保持了相对统一的下滑节奏。

煌上煌发布公告称,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18亿元,同比下滑16.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48.68万元,同比下滑53.97%。第三季度收入4.36亿元,同比下滑17.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7.13万元,同比下滑86.4%。

煌上煌的营收净利润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增速下滑,2021年2季度-2022年三季度,煌上煌的营收连续下滑了2.82%、7.59%、19.25%、10.62%、20.05%和17.23%。净利润分别下滑了10.43%、55.61%、179.64%、45.57%、47.62%、86.4%。

煌上煌销售净利率也同时在下滑,从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11.36%、9.78%、6.19%、6.44%、7.19%,2022年三季度下滑至5.04%。

这已经是煌上煌连续6个季度下滑。

对于业绩下滑,煌上煌称受疫情管控影响,人流量下降致使终端门店的单店收入一直未能恢复,部分门店经营亏损导致关店数量增加,使得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数据显示,煌上煌2021年门店数量减少346家,截至2021年12月底,煌上煌拥有4281家专卖店,半年之后,再缩减257家。2022年6月底,仅有4024家专卖店。

这也让煌上煌的“万店”计划成为泡影。疫情之前,煌上煌曾提出“3-5年要达到万家以上门店的总目标”,2021年,煌上煌曾表示,“未来3-5年要达到万家以上门店的总目标不变”。但煌上煌最新的表述是:“千城万店”战略是在疫情前公司快速发展时期提出的。目前,煌上煌正在逐步通过新零售提升单店业务能力,多渠道引流门店,利用公域流量的精准分配及升级互动,带入私域流量的转化及体验,以线下门店作为品牌推广、产品体验、建立与顾客信赖的核心。

对于绝味食品面临的情况,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认为,绝味食品和煌上煌的业绩下滑,一方面是线下业务受到疫情影响,另一方面是整个行业从高速增长期进入了平台期,两家企业都是头部企业。

原因各有不同

就绝味食品和煌上煌而言,两家企业出现目前的状况各有各的内部因素所决定。

文志宏认为,绝味食品的规模已经超过一万家,已经是行业最大的企业,面临的问题已经到了转型阶段。煌上煌虽有增长空间,但对行业发展的判断,对企业战略布局会有一些问题。

就绝味食品而言,一直在谋求转型。

绝味食品也在积极构建美食生态圈,并且2022年初表示通过资本手段加大对区域中小品牌整合。这些“围绕卤味、特色味型调味品、轻餐饮等与公司核心战略密切相关的产业赛道进行投资”的动作,被绝味食品董事长戴文军称为“第二、第三增长曲”。

据了解,绝味食品通过深圳网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投资主体不断在卤味主业、连锁轻餐饮、复合调味料、产业链上下游四个方向展开投资,构建所谓的绝味美食生态圈。

数据显示,绝味食品被大家所熟知的鲜货类产品的收入在减少。2021年前三季度鲜货类收入43.18亿元,占比为91.66%,2022年前三季度鲜货类收入为42.47亿元,数额减少的同时,占比也降至85.21%。

其他产品收入不断增加。前三季度绝味食品包装产品首次破亿元的收入,达1.1亿元,占比达2.21%,收入额增长的同时,占比也增加了0.13个百分点。加盟商管理收入达6187.31万元,占比达1.24%,也增长了0.2个百分点。其他收入则达5.65亿元,占比11.34%,增长了6.13个百分点。绝味食品并未公布其他收入的包含哪些业务。

但这些增长曲线还在仍在培育阶段,何时能成为驱动绝味食品提升盈利能力的驱动力还很遥远。2022年三季度,绝味食品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依然是损失,损失金额为5999.59万元,2021年同期损失金额为1498.52万元。

就盈利能力而言,绝味食品的销售毛利率已经降到了30%以下。前三个季度分别是30.31%、28.02%、26.47%。原来双位数的净利率也仅剩了个位数,分别是4.99%、2.36%、3.65%。

这已是绝味食品多次涨价后的盈利能力。2022年初,绝味食品部分产品提价5%。7月1号,绝味食品再次对部分品类进行调价,涉及鸭掌、鱿鱼、凤爪等,此次平均提价幅度7-10%。

蓝鲸财经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在北京市场,绝味食品鸭脖为24元/250g,价格基本稳定。但鸭肠、鸭头均实现了涨价,其中鸭头的价格有7元/个涨到9元/个,涨幅达58.57%。

另外,绝味食品的定价体系也被久久鸭等品牌紧盯。蓝鲸财经记者看到,久久鸭的鸭头的价格为8.9元/个,鸭脖为23.9元/250g。

煌上煌面临的问题或更严重。

更重要的是关闭店面。蓝鲸财经记者从一位煌上煌北京的店主了解到,一年前,煌上煌在北京已经开始撤店关店。“在您所在的区域只有姚家园店一家店了”,她告诉蓝鲸财经记者。

对于闭店煌上煌给出的原因是疫情影响较大。但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在煌上煌闭店的商圈,依然有绝味食品和久久鸭等品牌在经营。

煌上煌财务中心总监胡泳曾在2022年初称,2022年公司将重点布局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优化门店结构调整,加速门店渠道转换,强化街边店、社区门店,全面进驻开发工厂店、校园店、高速服务区店等渠道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希望煌上煌多地撤店是在“收回拳头蓄力下一拳”。

文志宏认为,煌上煌发展战略方面不够清晰,没有足够重视这个门店终端布局的战略价值和意义,对这店面拓展的支撑不足。绝味食品和煌上煌主要以散货为主,依托店面销售,模式极为相似,要求供应链体系较高。

绝味食品拥有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21个生产基地(含2家在建)为中心的供应链网络,每个生产基地均能够很好地辐射到各区域市场,实现了300-500公里半径内的每日新鲜配送。

但煌上煌的供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煌上煌在江西、广东、福建、辽宁、河南、陕西(在建)、重庆(在建)、浙江(在建)建有八大生产基地,同时计划筹建海南、山东、京津冀生产基地,虽然实现了东西南北的布局,但点数少距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