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港股兔年喜迎开门红 基金打法由防转攻

证券时报记者裴利瑞

兔年伊始,港股已经连涨两日喜迎开门红,经历了两年寒冬的港股似乎迎来了春天。

在基金经理们看来,港股的主要压制因素均得到缓解,多只主要投资港股的基金在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高了股票仓位,从防守式打法转为积极式打法,大比例加仓传媒、医药等进攻型板块。有港股基金经理更是直言,“展望2023年,我们非常乐观。”

港股三大压制因素

得到缓解

自2022年10月下旬以来,“跌跌不休”的港股开启了迅猛反弹。其中,恒生科技指数率先触底,恒生指数紧随其后。对于这一波高歌猛进的反弹,基金经理们主要将其归因为三大压制因素的缓解:一是政策转向带来的经济复苏和风险偏好修复,二是美联储加息尾声带来的外资回流,三是地缘局势缓和带来的估值修复。

汇丰晋信基金海外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程彧认为,港股新年开门红,主要源于政策暖风带来的风险偏好修复,以及假期部分城市线下客流量恢复带来的经济复苏信心增强。政策方面,年底进口游戏版号获批,多家头部公司获取多个版号;同时院线排片改善,文娱板块出现明显估值修复;此外,地产超20家上市房企接连发布定增计划或意向公告,资产负债表有望边际改善。

程彧表示,恒生指数自2022年11月以来,已经连续收复共6道整数关口,一些核心观点正在得到验证:一是美国长端利率在2022年四季度高位回落,有利于港股估值修复;二是我国经济环比复苏趋势确定性较强,且2023年有望领跑世界主要经济体;三是交易侧的逼空行情有助于放大港股弹性。

华安香港精选基金经理翁启森、苏圻涵认为,压制港股的三个因素,地缘局势、美联储紧缩、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基本都在估值中反应,且三个因素拐点都已显现,“我们对港股估值修复相对乐观,短期反弹,主要源于空头回补导致的估值修复,后期反弹的持续性还需要企业盈利的兑现和后续更多刺激内需的政策配合”。

压制因素的缓解也在吸引资金重新流入港股市场。华泰证券在近期的港股策略报告中指出,近两周海外主动型基金在连续25周净流出后转向大幅流入,或成为近期港股行情的推动力;此外,2022四季度公募基金的港股仓位由4.3%上升至5.8%,已经修复至2020四季度的位置。

基金从防守转为

积极式打法

从公募基金的角度来看,基金在2022年四季度已经提高了对港股的配置力度。广发证券戴康团队在近期的一份研报中指出,2022年四季度,基金对港股配置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显著回升,港股持股相对整体重仓持股的占比较2022年三季度上升。其中,基金重仓的港股股票个数占比从10.47%上升至10.53%,提高了0.06个百分点;港股持股市值占比从7.2%上升至9.9%,提高了2.67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多只主要投资港股的基金均在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高了股票仓位,从防守式打法转为积极式打法。

例如,徐成管理的国富大中华精选2022年四季报显示,该基金的股票仓位为86.84%,较2022年三季度末的68.17%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主要加仓了腾讯控股、阿里巴巴-SW、美团-SW等多只互联网概念股。徐成在四季报中写道,“报告期内,在前半段的时候,本基金加大了一些防守板块,如电信运营商的配置,在这个季度中下旬加大了一些高端地产、互联网行业的配置。”

翁启森、苏圻涵共同管理的华安香港精选的股票仓位也有明显提高,从2022年三季度末的85.27%上升至四季度末的91.9%,主要加仓了腾讯控股、中信证券、中国宏桥、安踏体育等多只港股。两位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表示,看好前期估值出现大幅修正的互联网,创新药等成长性行业,同时增持地产政策放松受益的地产及产业链,防疫政策优化后受益的出行、餐饮、零售等。

此外,永赢港股通优质成长股票仓位从57.22%提高至85.40%,基金经理晏青在四季报中表示,“本基金在本季度操作较为积极,期初因基本面情况较弱将股票仓位调整至较低水平,在国内一系列积极政策出台后将股票仓位加至较高水平。”

上投摩根香港精选港股通混合基金经理王丽军、赵隆隆更是在四季报中表示,“展望2023年,我们非常乐观。”该基金将股票仓位从82.85%提高至89.99%,并且将持仓从三季报的能源大比例转向互联网、消费、医药等方向,快手-W、李宁、腾讯控股、百济神州等新进前十大重仓股,其中快手-W跃升至第一大重仓股。

大幅增配四个行业

整体来看,广发证券戴康团队的研报显示,公募基金在2022年四季度对传媒、医药生物、非银金融和计算机行业大幅增配,而对社会服务、食品饮料行业的减配幅度较大。其中,传媒行业跃升至基金对港股的第一大重仓行业,持股市值占比从2022年三季度的13.94%大幅提升至四季度的22.16%。

“由于没有库存、和宏观经济高度同步且轻资产模式下利润弹性较大,互联网行业将率先引领复苏;医药行业作为历史上相对高贝塔的行业,也将是反弹中的主力军;地产是整体经济的驱动器,虽然部分优质公司2022年已经有所反应,但是我们认为部分优质地产和物业仍有空间;消费各行业可能会迎来分化,部分之前市场预期较高、复苏早周期的行业可能第一波反弹就是相对高点。”对于各个细分行业,南方香港成长基金经理王士聪具体解释道。

苏圻涵和翁启森也表示,短期对仍有反弹空间的互联网和顺周期板块仍相对乐观,而对于估值已反弹回历史均值以上的可选消费相对谨慎。“如二季度经济复苏证实,企业盈利复苏,转向贝塔行情,如二季度经济复苏证伪,预计重回结构性行情,成长股占优。”

整体来看,上投摩根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总监陈圆明总结指出,港股的分子端更多是挂钩中国的基本面,而分母端则高度挂钩美国的利率,在2023年,港股的分子端与分母端有望发生正向共振,港股有望迎来非常好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