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为何机构在股市中的业绩总体不咋样

为什么机构在股市的表现普遍不太好?很多个股投资者总有一种仰望机构投资者的心理。认为机构投资者平均智商150的人;消息灵通,直接接触国务院副总理是没有问题的;掌握显著跑赢股指的有效投资方法。事实上,在美国,如果周期是10年,95%的机构投资者会跑输股指。然而,在中国,在过去的15年中,公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表,有80%的年份明显跑赢股指。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散户太多,机构相对容易战胜散户主导的市场。并不是说持有10亿以上可投资资金的就叫机构。我知道的一些机构,2013年的亏损可能比一个小城市所有股票投资者的亏损总和还要大。不客气的说,中国很多机构投资者其实长期靠天气生存。虽然机构跑赢股指很容易,但机构投资者很少有常青树,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更多的机构在熊市中勇敢冲锋和牺牲。看看有数据的公共或私人基金。各地的累积投资结果都是负数。当然,我认为要求绝对收益是流氓要求。只要你每年跑赢股指10个百分点以上,就是好业绩。但很明显很多机构都没有做到,甚至亏损比指数跌幅还大。当然,2007年以来,上证综指累计跌幅超过60%,这是很多机构投资者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但是,既然医生治不好病人的病,也不能按照医书来指责病人不生病,那么机构投资者就应该从自身的管理和投资研究中寻找业绩不佳的原因。退休前在一些金融机构工作过,和一些同行有过交流。就我个人观察,机构投资者在股市表现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投资决策主要由行政事务繁忙的高层领导做出,而不是真正全身心投入投资、做出正确决策概率较大的中低层员工。一些机构投资者的高层领导常年忙于开会和一些行政事务。虽然对投资来说不重要,但是不得不参加。比如一些国有金融机构要搞三讲教育,可以不参加吗?领导要来公司,能不能不全程陪同?在金融领域,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不要说一般机构的高层不行,就是央行行长、财政部长也不行。如果中下层员工有独立判断,如果和上级一样,最好是对的,错了领导一般不会批评。批评意味着打自己的耳光。但是,如果判断与领导意见不一致,错了也没关系。顶多领导会笑着骂。如果是对的,说明领导被下属打脸了。如果你打了中国人非常看重的上司的脸,你可能会丢掉工作。那么多金融人才最后都是无脑的工具。反正金融机构收益不错,何必为钱烦恼。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股票投资金融机构,因为我总是和领导意见相左。虽然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对的,但最后还是丢了工作,绝望地出去了。当时我真的很生气。明明是我在部门里写的文章最多,我为部门提出了最有价值的能为公司创造利润的意见,却是我出的。我病了十几天,头疼得站不起来,坐不下,躺不下。还好遇到国庆假期,好了才去新公司报道。在另一家股票金融机构工作时,公司投资了很多股票,造成了很多浮亏。这位大领导认为赚钱的股票应该卖掉。我说,投资股票的正确方法是卖出亏损,保留盈利。会后,我们的部门领导

虽然我的这些经历很不愉快,但我真的要感谢被赶出家门的经历。事实上,我说谢谢,但我一点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这是我努力的结果。跟一些外行有什么关系?我真正要感谢的是上面提到的把我当兄弟的领导。如果不是他,我也不会找到现在赖以生存的投资策略。其实像我这样的人,智商140左右,勤奋博学,最近25年一直独立思考,对股票有天然的兴趣。我不成功谁会成功?2.许多机构的员工不够敬业,工资明显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我来说几个我亲眼所见或耳闻的事:有一次听说某事业单位员工在自己公司投了几个亿的股票市场跳水,笑着跟同事说要看跳水表演。我还在一个工程类机构的上市公司投资者交流会上看到,公司的高管在聊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展,一个机构的小男生在调戏其他机构的女生。2011年底,我参加了上海一家大型企业的固定收益投资人交流会。交流结束后,在去吃饭的路上,我问某机构大规模涨幅的员工,为什么2011年市场那么差,他们投了那么多钱?答案是资金已经筹集,他们必须投资。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句话。带着完全的赌博心态,该员工说话时微笑着摇头。当然不是说丧亲就是敬业,但是可以看出巨额亏损根本不被重视。2010年初,我碰巧参加了一个机构的股市投资策略会。会上,这个机构的一个员工居然说“现在有些散户画线还挺厉害的,甚至比我们还厉害”。画线不如散户,还有脸说话。很多机构的人看不起技术分析。其实我接触技术分析比较早。2007年,我的水平已经不错了。只是我在2003-2007年尝到了价值分析的甜头,所以虽然有这个能力,但基本上不用很久。但我发现,我接触的机构员工,只要我去问,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基本的技术分析指标。读者会不会想起刘宝瑞的单口喜剧,在翰林院呆了两三年一个字都不认识的狗不见了?别看金融机构。有些人很穷,但他们自我感觉极好。在一个不创造价值的行业,结果一般都很差。这种好感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我还有皮肤和脸。我在机关工作,公机上有风终端,但是每个人的机器上安装一个终端要多花3000块钱。好像整个部门只有我一个人在公机上用。我自愿不在那个事业单位交社保和公积金。后来每个月交了100多块的综合险,公积金也是政策要求交的。当然,这不是为了给公司省钱,而是相信自己的投资能力。3.事业单位员工谈派系,谈山头,尤其是一些高层。他们很多人的升迁并不是因为级别高,而是因为和一把手关系密切,是校友,是朋友,是老乡。我和很多事业单位的员工聊过这个问题,好像大家都有同感。一些首席经济学家和首席战略家年复一年地做出灾难性的预测,但又有多少人失业了呢?你可以有这个,这个真的有,但是不多。金融机构普遍薪酬高,所以很多官二代都混了进来。所以在那些机构工作要小心。你身边有个傻逼,好像没脑子。也许他是一线城市市长的儿子。4.很多机构喜欢海归或者名校高学历的人,但是我认识的这些人很多都是金融市场的傻菜鸟,擅长考试写论文,不擅长投资。很多股市常识我都不太懂。人虽然聪明,但是把精力都花在了与股票投资无关的模型和理论上。哪个经理在公开募股

我考六级的时候,每天背50-80个单词,最后只学了一万个单词。这里多说两句海归。现在在西方高校,一年就可以拿到金融学硕士。含水量太大,已经明显掺水了。中国第一次从留学输出垃圾,恐怕已经过去十年了。记得看到中国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的人,素质极高。一位法国教授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有一个留学生,交的任何作业和论文法语都没有语法错误。他不相信。他必须找到一个。当他最终发现一个语法错误时,他非常高兴。但现在国内很多自费留学生都混在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新西兰的大学里。我也遇到过两个从荷兰留学回来的人。我自然看不起海归,但我总是被自己的实力折服。我认识一个哈佛毕业的人。他去中国任何一个机构,不都要特别尊敬地仰视吗?有多少高校的金融老师靠炒股赚了大钱?既然老师的水平很臭,学生能有多好?大投资者和投机者都是自己动脑子,自己想办法。我90%的证券知识都是自学的,更重要的一些是通过和其他同等经验的从业者交流获得的。其中就有海通证券的张琦。彼得林奇的书中提到,如果一个基金经理买了一些很可能大涨的股票,但短期浮亏巨大,老板可能会骂他“你到底怎么了?”但如果基金经理买了IBM这种涨不了多少的公司,老板会骂“IBM到底怎么了?”我觉得金融机构愿意聘用高学历的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招聘的人水平不好,如果是高学历海归,高层会因为发生的事情骂这个该死的新人。如果他们招的是合格但可能犯错的人,万一高层领导不满意,可能会对主管破口大骂“要不要辞职?”基金经理和军事人才、科技人才一样,能找到这些人才的人本身一定是这个领域的人才。但是我在金融机构的人事主管怎么可能是股票方面的专家呢?所以我觉得金融机构要想提高股市的表现,虽然不一定能很快招到优秀的人才,但是可以先做一件事,就是把公司的人员全部解雇。5.很多机构的投资思路都是错误的。投资的思路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对市场进行预测,或者参考以券商为首的同行机构的研究,根据预测决定仓位和具体股票的配置。明知道世界上基本上没有人能持续准确的预测股指走势和个股涨跌,把握不了行业拐点,还是年复一年的瞎折腾。这两天我居然收到了广东某私募基金的申请邀请。我是房地产行业的高级研究员。我上网查了一下,结果是惨淡经营,业绩非常一般。这家公司发行的唯一一款信托产品成立于2007年7月12日上证指数达到3900点时,今年4月10日最后一次公布的累计净值为1.1844。当然,这比大多数散户要好。而且这个产品一开始做的还不错,躲过了08年的暴跌。但从1664点到今年4月基本没有增长,明显跑输大盘。有一个人叫陈力,挺熟悉的一个名字。最近看杂志采访他,他和我在一次机构路演上发产品一样,大谈经济和投资策略。但是仔细看,唉,一只产品成立于2010年6月10日,上证指数2562点,到上个月底还是跌了1%。另一个产品,上证综指2011年3月成立于2919点,到上个月底亏损19%。表演还可以,就是话太多。看内容好像赚了不少钱。尝试错误的方向。整体投资思路不好。行业研究、宏观研究和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