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上市公司最简单的估值方法(上市企业的估值方法)

上市公司常用的估值方法有哪些?1.贴现价格/未来现金流。毫无疑问,这是投资的“终极问题”,“终极问题”的问题在于无法直接计算和求解。为什么?因为严格来说,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未来的现金流会如何“流动”?天知道,一个未知的东西打折了会怎么算?芒格先生说得好,沃伦是用贴现现金流估值的,但我从没见过他计算贴现现金流。应该是说折现现金流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方法。经常看到有人,尤其是一些研究报告,用一定的折现率,一定的年限等来计算一个未来的现金流折现。有时还会采取不同的情况来计算一个列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这是别人的自由或工作方式,我不能肯定地说这是错的,但这至少可能有很强的心理暗示:我用了最权威的未来现金流贴现方法,我计算了一个非常确切的值,我也考虑了不同情况下的贴现值;我算出来的值是可靠的,可以直接和公司的价格对比,然后得出低估/高估的结论。我感觉如果要用现金流折现,应该用芒格先生暗示的心算。如果我不能用心计算现金流然后得出高估或者低估的结论,那还是在一个模糊的区域。我应该继续跟踪公司价格和价值的变化,而不是做过多的假设,得出准确但往往错误的结论。二、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受广大投资者欢迎的估值方法,但并不好用。首先这个e,赚,是盈利的。怎么理解呢?是去年的利润,过去三年五年的平均利润,今年的预期利润,还是未来三年五年的预期平均利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PE是价格/未来现金流贴现“终极问题”的启发式替代。所以,至少要计算未来PE,对应的是未来现金流的置换。但是,因为未来的E也是未知的,那么我们只能用已知的E来代替或者估计。最后,我们计算的PE是一个替换问题的替换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PE对解决终极问题的帮助似乎非常有限。顺着这个思路看第二个问题:PE怎么高,PE怎么低?因为PE是一个更简单粗糙的近似解,只有当PE明显太小或太大时才能证明终极问题,才会有意义。其他价值观无法支持决策。第三个问题,无论决定用哪个E来计算PE,这个E往往是失真的:实际税率变化、政府补助、折旧率、存货减值/减值准备、大额费用投入、杠杆率、利率变化、偶然事件、行业政策变化。因此,不需要从利润表中找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润来计算PE。我们要仔细分析这个已知的E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这个公司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客户为什么要买这个东西,怎么卖,怎么收钱,什么成本,什么费用,行业竞争情况,上下游关系?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对行业和公司的了解,还原一个更客观的已知的可以作为参考的E,而这个还原的过程也会让人对E未来的变化趋势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给出了这个已知/未来E的一个粗略的目标价格P,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3.表面上看,市净率与清算价值更直接相关,但与未来现金流折现更密切相关。人家买公司股票不是为了清算,那么市净率就不能用来估值吗?不会,因为净资产值往往比当期利润失真更小,如果使用得当,市净率也可以是一种更好的估值方法。

具体来说,市净率PB和ROE的组合可以更好的估计公司的价值:这样盈利能力的资产价值是多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比较靠谱的思维方式,但问题又来了:1。如何判断和看待净资产价值扭曲?2.你如何知道特定净资产收益率的资产应该值多少钱?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对行业和企业的理解上来。1.如何看待净资产价值扭曲?比如一条账面价值1亿的生产线,或许清算价格其实只有1000万。有些“轻资产”公司,比如互联网公司,账面上只有一些办公桌和服务器,或者有些公司刚刚上市,账上有大量现金,净资产收益率很低。这就需要对行业和企业进行深入的分析,清楚的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来自于哪些资产,这些资产是否在现有的价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个人对挖掘所谓的“隐性资产”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如果这些隐性资产产生了现金流,那么它们的价值就已经体现在ROE上了,也就是公司往往ROE很高,或者ROE在/未来会有健康的增长趋势;至于不直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这类公司对个人投资者意义不大。我们是没有能力变现这些资产的,单纯持有和等待的机会成本可能太高,除非有明确的信号表明催化剂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PB/ROE估值法中不得不提的概念是投入资本的回报率。这个概念对于理解ROE的质量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对于高杠杆率的企业。简而言之,净资产可能是失真的,但我们更应该关注资产的盈利能力,包括过去的盈利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可能发生的变化,而不是过于关注资产的价值。2.你如何知道特定净资产收益率的资产应该值多少钱?如果对过去和未来盈利能力的了解足够充分且接近准确,那么它应该值多少钱的问题就容易多了:你认为它应该值多少钱?比如3 PB~4PB左右?大概就是这样。再精确一点也没多大意义。四。股息率股息率是一种非常可靠和简单的估价方法。股息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股息价值/利润价值;2.股息价值/市场价值。前者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可以根据公司所在行业的特点、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公司的股权结构来考察。如果有偏差,往往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除了高速持续复合增长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企业,大多数正常企业都应该合理分红。分红太少或者不分红的公司,其现金流或者大股东的诚信度往往是有问题的,这类企业未必。后者把股票当成债券投资,但除非在熊市,高股息率/市值的股票往往是陷阱,因为高股息率是一个明显被低估的信号,市场保持股息率的背后往往有原因。常见的是,当行业/公司即将经历调整或漫长的低谷期,或行业/公司即将进入衰退期时,在已知年份的股息率方面会有吸引力,但只有在调整明确的情况下。5.结论估值方法有很多,比如市销率,就不一一说了。主要是我对他们了解不多,就不废话了。但道理是一样的:估值方法只是“技巧”,投资的“技巧”在于对人、对社会、对行业、对企业的了解,以及对安全边际的把握。但是,“道”还是要靠“术”来实现。因此,认识到各种技术的本质和局限性并知道如何使用它们是有意义的。而且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从多个角度去衡量,追求模糊的准确度,而不是精确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