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大麦植发毛利率净利率相差数十倍 1年内子公司被罚7次

编者按:2022年12月30日,大麦植发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融资有限公司。

招股书显示,大麦植发是中国首家提供集问诊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及养发为一体的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疗集团。在全面的问诊及诊断的基础上,公司为脱发患者提供定制的治疗方案,力求有效防止脱发恶化,促进毛发生长。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李兴东、崔韶芳、李济林、海南科发源、丝康源投资、宁波科鹰及宁波科超合共持有公司投票权的92.00%,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集团。

大麦植发拟将募集资金分别用于下列用途:用作拓展运营网络,升级服务机构;用于进行战略性投资及收购,以扩大我们在国内和全球的服务;用于推进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智慧医疗提供全周期毛发健康管理;用于研发,为不同的毛发相关疾病开发治疗方案,并促进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创新;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的总收入分别为7.47亿元、7.64亿元、10.21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1501.4万元、6955.8万元、6611.6万元。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公司总收入为4.69亿元,期内利润为1171.4万元;上年同期总收入为5.83亿元,期内利润为2770.7万元。经计算,2022年1-7月,大麦植发收入、期内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19.53%、57.72%。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9.8%、75.9%、70.9%、62.9%。同期,纯利率分别为-2.0%、9.1%、6.5%、2.5%。╱利润除以年内收入再乘以100%。)

据中国网财经,仅在2022年,大麦植发投资的6家子公司遭到了7次行政处罚。大麦植发招股书也显示,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有6家服务机构因违反医疗广告相关适用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

2022年前7月期内利润同比下降57.72%

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的总收入分别为7.47亿元、7.64亿元、10.21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1501.4万元、6955.8万元、6611.6万元。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公司总收入为4.69亿元,期内利润为1171.4万元;上年同期总收入为5.83亿元,期内利润为2770.7万元。经计算,2022年1-7月,大麦植发收入、期内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19.53%、57.72%。

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6亿元、9353.4万元、5190.2万元、3240.7万元。

大麦植发毛利率净利率相差数十倍 1年内子公司被罚7次

大麦植发毛利率净利率相差数十倍 1年内子公司被罚7次

2022年前7月毛利率62.9%纯利率2.5%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9.8%、75.9%、70.9%、62.9%。

同期,纯利率分别为-2.0%、9.1%、6.5%、2.5%。╱利润除以年内收入再乘以100%。)

大麦植发毛利率净利率相差数十倍 1年内子公司被罚7次

蓝鲸财经:人均植发2460根消费2.5万元

据蓝鲸财经,整个报告期内,手术植发都是大麦植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1-7月,该业务贡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95.7%、93.1%、79%和76.6%。2021年后,非手术养固业务作为手术植发的辅助服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大麦植发在招股书中提到,报告期各期公司每根毛囊的平均售价分别为10.5元、9.7元、10元和9.8元,而患者人均植入的毛囊数量分别约为2860根、2650根、2460根和2350根。

毛囊的定价一般基于手术难度具体确定,同时对于定制手术来说,考虑到对医师的技术水平及经验要求较高,患者可能还需要额外支付增值技术费用,截至招股书签署时,大麦植发有11名医师能够在基础手术的标准价格上收取30%的溢价。

综合来看,报告期各期平均每名患者需要为手术服务支付的费用分别约为3万元、2.58万元、2.47万元和2.31万元,同期非手术服务需要的人均花费约为1150元、1490元、3380元和2760元。

大麦植发毛利率净利率相差数十倍 1年内子公司被罚7次

21世纪经济报道:毛利率净利率相差数十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大麦植发手术植发业务的毛利率持续降低,截至2022年前七个月,已由2020年的79.1%降至64.9%。加之其收入占比持续下滑,大麦植发的总毛利率也由2019年的79.8%降至报告期末的62.9%。

值得注意的是,大麦植发一直处于增收不增利状态。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七个月,大麦植发实现营业收入高达7.47亿元、7.64亿元、10.21亿元、4.69亿元,但净利润仅分别为-1501.4万元、6955.8万元、6611.6万元和1171.4万元。

主要原因为营销投入过高。在上述报告期内,其投入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达5.01亿元、3.99亿元、5.21亿元和2.1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7.02%、52.2%、50.98%和45.09%。

该现象同样出现在雍禾医疗中。雍禾医疗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雍禾医疗的毛利率分别为75.2%、72.6%、74.6%,但净利润仅为0.54亿元、0.36亿元和1.6亿元,净利率只有5.7%、2.9%和10%。

2021年,雍禾医疗营收为15.65亿元,营销费用高达10.7亿元,其中推广费占大头,高达6.84亿元;其客服及服务顾问多达1353名,超过专业医疗团队人数。

目前我国植发机构主要通过重营销的打法获取新客户,其主要原因是,植发行业的特性是低频高价,植发都是从患者后枕部取毛囊种植到缺发部位,大多是“一锤子买卖”,客户重复消费的机率极小,因此相关机构需要不断地拉新获得营收,营销推广费用支出巨大。

此外,过于注重营销的商业策略也带来一些问题。2021年4月,南京大麦门诊因“违反广告内容管理规定行为及其从属”,被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3800元,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同年9月,杭州大麦门诊在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情况下,发布的广告中包含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被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雍禾医疗也多次因广告违法行为遭受处罚。2021年6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中,雍禾医疗被责令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罚款15万元。

与营销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开支,大麦植发研发开支占比却不足1%。2019年,其研发开支达646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为0.9%,2020年降至460万元,2021年为478万元。

中国网财经:一年内子公司遭到7次行政处罚

据中国网财经,报告期内,大麦植发的营销开支分别为人民币5.01亿元、3.99亿元、5.21亿元和2.12亿元,三年多合计16.3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7%、52%、51%和45%,近一半的收入用于营销。

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大麦植发研发开支2019-2021年分别是650万元、460万元、480万元。2022年前7个月,研发开支290万元。

从公司的员工人数也可以看出其“重营销”的一面。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大麦植发共有2094名员工,较上次招股书披露时的2272人减少178人。在人员构成中,销售及营销人员占比最高,达到893人,占总人数的42.6%。

对于营销的重视,大麦植发在招股书中强调,“鉴于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我们认识到有效教育市场及推广我们品牌的重要性。我们的营销策略主要侧重于市场教育、品牌广告及客户获取。”

招股书显示,大麦植发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李兴东2004年起进入植发行业,2010年收购杭州美之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科发源品牌升级为“大麦植发”。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大麦植发经营33家医疗机构并在各医疗机构建立养护中心。大麦植发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崔韶芳与李兴东是夫妻关系。

天眼查显示,仅在2022年,大麦植发投资的6家子公司遭到了7次行政处罚。大麦植发招股书也显示,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有6家服务机构因违反医疗广告相关适用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

除此之外,根据媒体报道和第三方投诉平台显示,一些消费者对大麦植发发起投诉。投诉内容涉及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售后无人处理、植发效果差等。

某第三方投诉平台显示,最近的一次投诉为2022年11月14日,消费者表示,做的手术毛囊成活率没有达到承诺的98%,而且在术后维权中困难重重,答应协商解决,但随后联系不上售后。该次消费涉及金额30000元。

对此,大麦植发在招股书中提到,已建立全面的退款制度,患者可在特定期限内就重大服务质量问题要求退款。2019年至2022年7月31日止,大麦植发的退款率分别为0.08%、0.12%、0.14%及0.12%,大麦植发表示,该退款率是根据某特定年度的退款金额除以同年的总收入计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