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大逆转!威马上市确定,再获超50亿资金!沈晖: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1月12日,威马创始人沈晖在微博上突然转发了一个小视频,里面仅有这两句台词,并重复了两遍。这大概是沈晖现在的心情写照。在等待多日之后,受尽缺钱之苦,乃至全员降薪的威马终于等来了一大笔资金。与此同时,已经延宕了多次的上市大计也成功路径确定。多日没有更新微博的沈晖,心中的石头终于是放下了。

威马,终于又支棱起来了

在上市方面,此前的绯闻对象APOLLO出行(00860.HK)在1月12日公告,将以20.2亿美元(近158亿港元)收购WM MOTOR子公司,将以每股0.55港元配发288亿股的方式进行结算。APOLLO出行目前市值仅为27.88亿港元,此次增发收购体量相当于上市公司5.7倍;而且威马控股在此次交易前就持有APOLLO出行公司23.67%股权,增发收购后威马方面持有上市公司约七成股权。

此次威马交易价为20.23亿美元(相当于158.71亿港元),交易目标公司约占威马总股本的80.93%,威马此次交易的估值为25.1亿美元。Apollo出行对价为每股0.55港元。由此,威马汽车与阿波罗出行通过这种反向收购(RTO)上市。对威马而言,这也是眼下最现实的选择。分析指出,RTO的优势在于完成速度快、新钱、估值不受二级市场波动影响。这种模式的选择也充分考虑了D轮之前的投资人利益

这是2022年明镜Pro独家报道威马放弃在香港上市,转而采取借壳上市后的最新动作(详情戳链接→独家 | 传威马上市现新转机:或放弃IPO,改为借壳上市方式)。据悉,当2022年多家新造车企业遭遇股价腰斩,特别是零跑在上市后即跌去55%股价的背景下,威马高层决意做出上市方式的调整,避免近期资本市场的波动。

从流程来看,知情人透露,公告经香港联交所审核批准挂网,双方公司交易对价也经联交所审核同意,后续流程主要为阿波罗对威马进行尽职尽调。而考虑到威马已于2022年5月31日递交A1招股书且完成3-4轮对联交所问题的回复,本来计划于2022年10月完成联交所聆讯;故上述尽职尽调具备已经香港联交所充分审核的材料为基础,上市计划可在2-3月内完成。由此,乐观估计,威马具有极大可能性在本年二季度完成挂牌

叮咚!您有54亿资金将到账

威马目前的估值为25.1亿美元,相对于此前有较大幅度缩水。按照2021年最后一笔D轮融资来计算,威马汽车的估值约为57亿美元估值,下降了56%。不过,从行业来看,这个估值也是符合整体行业变化,接近行业平均水平。从行业来看,蔚来下降了51%,小鹏下降了71%,理想下降了35%。另外,近期哪吒最新估值为107.56亿元,而其于2022年7月完成D系列融资后估值超过250亿元。

另外,另一个关键指标市销率也展示了这种估值符合目前的行业变化。在2021年,行业上市公司2021年平均市销率约3.9倍,其中蔚来为3.3倍;小鹏为1.9倍;理想为4.3倍;零跑为6.1倍。而威马此次交易为3.7倍市销率,居于行业中间位置。而Apollo每股0.55港元的价格计算则参考过去三年Apollo发行新股份的过往发行价及可换股债券的兑换价,平均价格为0.51港元

在上市获得重大进展之后,威马还获得了三笔新的资金(期间融资)。据悉,三笔融资主要包括:港澳地区某知名商业银行——2.5亿元港币(2.16亿人民币);世界500强正威国际——5亿元人民币;雅居乐集团——15亿元港币(12.978亿人民币)。这约20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将为威马汽车在完成上市前补充流动资金,增加现金储备

上述港澳地区知名商业银行为威马现有银团的参团行之一,此外投资机构中包括李嘉诚家族、澳门何氏集团等持续看好威马。雅居乐是威马此前D轮最大投资方,且是目前威马除管理层之外第一大股东。正威国际是国内最大的铜矿企业。与正威合作,意味着双方将在上下游产业链融合(镍、锰、钴、硅、锂等上游资源)方面取得战略进展。此外,威马汽车与正威集团合作项目有望在成都落地。

据接近威马的人士向明镜Pro透露,RTO完成即挂牌日,威马预计还将完成不少于5亿美元(33.7亿人民币)的股权融资。由此,威马在近期大约可以获得54亿人民币左右的资金支持。这将有效缓解该公司目前的资金问题。与此同时,上市后,威马汽车将进入二级市场,获取更多融资渠道。至此,威马也终于能够完成其上市目标,成为第五家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威马目前的投资价格呢?对威马财报和价值的分析,我们此前已经有过详细的分析,具体可查阅一下报道(详情戳链接→威马终赴港上市,曾经的“四小龙”还有投资价值吗?| 明镜pro)。威马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威马的营业收入在逐步增加,从2019-2021年,这三年间基本增长了近三倍。其中,2019年为17.62亿元人民币,2020年增长51.6%至26.72亿元,2021年增长77.5%至47.43亿元。2022年1-6月营收为人民币18.536亿元。

在最近三年中,威马的毛损率由2019年的58.3%下降至2020年的43.5%,2021年进一步下降到41.1%。威马表示,随着销量增加及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其毛利率将进一步提高。根据财报,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以及82.06亿元;经调整亏损来看,同期公司分别录得亏损分别为40.44亿元、42.25亿元以及53.63亿元,三年调整亏损为136.32亿元。

横向来看,电动车目前仍处于烧钱行业,威马的亏损其实也属于中等水平

新三大品牌架构浮出

在此次完成战略合并之后,威马也会有较大的改变。据接近威马的人士向明镜pro透露,在完成并购上市同时,威马汽车将完成品牌与产品战略升级——威马将与阿波罗共同研发,近期将推出X@A量产智能轿跑,预计价格在10万美金以上。Apollo出行预计这一新业务发展将提高公司的销量及品牌知名度,从而提升资本市场的认可和整体企业价值。

由此,威马的整个品牌架构则会贯通超豪华、高端、主流三大市场:处于顶端的是定价200万美金,覆盖超豪华车市场的Appollo跑车;在主流豪华市场的是定价60-80万人民币,覆盖高端市场的A@X品牌;而威马则覆盖定价15-35万人民币的主流消费市场。上述人士表示,双方将通过多品牌协同布局,实现研发协同,技术及平台共享,覆盖差异化市场。有意思的是,在15万以下的市场中,威马目前没有规划,其后续是否还会有新品牌覆盖这一市场呢?

目前,蔚来已经拥有了三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安也是双品牌运行,可以看出新势力也在通过更多的品牌来覆盖市场分摊成本。通过战略并购,威马将成为第一个覆盖了三个不同阶段品牌的企业。从行业中来看,目前只有比亚迪的产品线有这么长。另外,考虑到威马一开始就是从15-20万区间的主力市场起步,上攻难度较大。而此次其与阿波罗出行战略并购之后,威马也可以实现由上而下的品牌打造,这对其而言也是一次发展机遇

阿波罗目前在国内没有建造生产基地,还没有推出量产EV。与威马战略合并,可借助威马在温州、黄冈两座全资质智能制造基地,后两者有25万台年产能。阿波罗出行旗下有EV Power、3D打印、设计、技术研发等业务,也可以为威马所用。“双方将通过多品牌协同布局,实现研发协同,技术及平台共享,覆盖差异化市场。”威马内部人士对此表示。

从威马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其重心一直被上市所牵绊,这使得其在市场层面的表现多少受到了影响。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上市之后,威马的市场拓展时机也终于到来。

对威马而言,现在是最坏的时刻,但市场的机遇却也前所未有。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从尝鲜进入了主力消费人群中,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主打高端的部分新势力市场开始进入滞涨,需要拓展新的市场,部分以技术噱头作为卖点的企业失去了号召力。主流消费人群对安全、机械素养的要求更高。

比如在近期比亚迪就以“安全”作为其高端品牌仰望的第一卖点,而上汽旗下的智己汽车则开始强调机械素养。这些改变都是因为市场的变化,因为消费者口味变化。实际上,即便是特斯拉也开始面临着订单问题,这也和消费者安全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多有关。

威马还需要加速度

在15-30万元之间的市场,威马也是目前唯一主打该细分市场的存在,而这个市场潜力巨大。威马预计该市场会从2021年的90万辆增长到2026年的300万辆,在整个汽车市场占比将从32.4%增长到35.9%,年复合增长率为27.7%。但是要抢占市场,威马现在需要加速度,要有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威马现在有5款产品,包括EX5(包括EX5-Z)、EX6、W6、E5(包括E5Pro)及M7。威马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布了其产品计划。威马在2022年下半年推出旗舰M7轿车车型,并于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配备自动导航领航(ANP)功能的W6升级版。另外,未来几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型。

从2023年开始,威马计划推出在Caesar底盘平台打造的SUV、轿车及MPV。威马计划建立由A级及B级智能汽车组成的产品组合,以覆盖更广泛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目前,威马的产品诞生在Ajax平台上。除了Caesar平台,威马还开发了living Pilot AD/ADAS平台、Living Motion电动动力总成平台、Living Engine智能座舱平台。威马认为,通过对模块化车辆开发平台不断升级迭代,能够快速融合最新的技术进步,推出新的电动汽车车型,从而快速上市。

在智能化上,威马的M7预计于2023年搭载自主研发的L4级AVP,其硬件配置已支持未来L5级自动驾驶功能。威马正在升级其电子电气架构,目前W6车型采用域集中式EEA,与分布式EEA相比可以更好地支持车辆的固件OTA和SOA应用程序。M7将具备车辆集中式EEA,进一步减少到三域。从2023年开始,Caesar平台上的新车型预期将配备更先进的车辆集中式EEA。

不过,在2023年电动车企业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比如特斯拉的降价会进一步冲击市场,与此同时补贴的取消、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缺芯贵电的存在会干扰市场,压缩企业的利润。“造车新势力普遍单车现金亏损8万-10万的销量游戏不可持续。”威马表示,该公司目前也正在寻求海外的蓝海市场。目前,新造车企业中还没有能够实现盈利的企业,但部分企业的月销量已经进入2万+时代,而2024年是部分企业的盈利时间点。

此外,传统车企的电动车也已经开始发力。埃安、极氪、极狐、阿维塔、智己等已经进入市场,其中部分品牌月销量已经过万。合资品牌的电动车也在快速进入,在2022年丰田已经上市了纯电BZ4,在2023年还会有新的产品进入。对威马而言,其必须要加快脚步更快地抢占市场,获得先发优势。有意思的是,此前零跑等企业已经改变了单一的纯电技术路线,也上马了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有传言说小鹏也有相关的计划。威马是否也会向市场妥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