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传统的逆袭:天能股份将出货30GWh铅炭电池,建共享储能电站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传统铅炭电池依然有一席之地。

12月12日,国内老牌电池企业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能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和长兴太湖能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太湖能谷”)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太湖能谷将在未来三年内,向天能股份采购总量不低于30GWh的铅炭电池电芯,为天能股份的生产基地投资配套建设不超过3GWh的储能电站。

天能股份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浙江湖州,目前以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业务为主。根据公司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00.42亿元,同比增长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5亿元,同比增长33.73%,扣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87亿元,同比增长40.48%。

太湖能谷则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新能源技术研发商,业务包括开发和推广大规模电网储能技术,设计并实施各种规模的储能应用方案,优化储能系统的安装及运行效率。

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太湖能谷将为天能股份的下属生产基地提供储能服务,为其投资或引入第三方共同投资建设配套储能电站。储能电站原则上低谷时充电,尖高峰时段放电,双方对峰谷电价差产生的收益进行合理分配。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未来清洁能源在国内能源消费的占比将大幅提升,预计2060年清洁能源的消费占比将超过80%。然而与传统能源相比,清洁能源的电力输出不稳定,不平滑,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等特性,这对电网安全带来了严重挑战,储能电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目前,储能电站采用了物理储能(抽水储能)、新型储能、熔融盐储热等方式。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而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666.3万千瓦,同比增长78%。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至少还有5-6倍的增长空间,年均复合增速超过50%。

在新型储能中,电化学储能以效率高、响应快、建设周期短、技术适应性强等优势,近年来发展迅猛,逐渐成为储能电站的主流。而在电化学储能中,锂离子电池虽然凭借能量密度高,技术成熟的优势占接近90%的比重,但也由于事故多发,安全性越发引发关注。

例如,在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 (征求意见稿) 》中,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

一位储能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铅炭电池目前来看属于储能中的非主流,跟锂离子电池相比,其仍然具有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等比较优势。

据测算,目前铅炭电池储能的建设成本0.95元/Wh,整体运营度电成本0.2—0.3元/KWh。未来考虑铅炭电池的可回收性及寿命的延长,整体运营度电成本可以低至0.05—0.1元/KWh。

而今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度电成本为0.6—0.8元/Wh,近期由于上游原材料涨价较多,成本上涨大概0.1—0.2元/Wh左右。

据了解,2020年,天能参与建设的10千伏雉城储能电站,所采用的就是铅炭电池。该储能电站是浙江省首批4个在建的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之一,也成为浙江省首座电网侧储能电站,建成两年来运营平稳。

据业内人士介绍,未来,采用铅炭电池建设的共享电站,重点方向是用户侧储能,主要用于调峰调谷,相当于大型的“城市充电宝”,也可以用于电网侧和发电侧。在通信储能和工商业储能等领域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