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每日解盘:A股三大指数缩量调整,大金融低迷,抗疫、芯片股大幅走强-12月12日

01

市场概况

A股三大指数今日收盘集体下跌,其中沪指下跌0.87%,收报3179.04点;深证成指下跌0.89%,收报11399.13点;创业板指下跌0.79%,收报2401.52点。今日A股成交额9098亿元,与上个交易日相比减少近千亿,行业板块跌多涨少。北向资金全天单边净卖出43.3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36.77亿元,深股通净卖出6.61亿元。

02

盘面观察

指数上来看,A股三大指数今日低开低走,集体缩量调整。其中沪指再度回落3200点下方,创业板指险守2400,科创50指数逆市走强。板块上来看,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集体深蹲,地产股跌幅居前。抗疫题材再度爆发,个股掀起涨停潮;国产替代方向走强,芯片、软件、电脑硬件、军工等活跃;有色、煤炭、化工等周期板块集体调整。今日沪深两市上涨个股不足一半,近50只个股涨停,总体表现不佳。

行业上来看,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板块领涨,房地产、煤炭。非银金融板块下跌。

概念主题方面,今日熊去氧胆酸、新冠特效药、航空运输板块领涨,水泥制造、铁矿石、纯碱板块下跌。

03

热点行业-医药生物

今日,医药生物上涨1.8%。国信证券:抗疫工具包已经持续演绎很久,近期一直在快速轮动,变化点是广州、北京等分级诊疗提及在线医疗,进而继续刺激了相关公司表现。《Nature》发表了一篇关于熊去氧胆酸可能对新冠有治疗效果的文章,也带来熊去氧胆酸相关概念演绎。联防联控发布家庭常备药清单,进一步点燃了家庭常备药板块,也带动了上游。另外,随着北京疫情的演绎,投资者对于发烧体感的演绎,退烧药走出了相对独立的行情。抗原各个渠道开始缺货,部分渠道出厂价向上调整,又刺激抗原在后半周再度演绎。医药底部上来已经实现了不小的修复涨幅,从逻辑角度已经走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策的过分悲观预期修复,第二阶段是疫情防控演绎下的抗疫线拉动,当下还处于第二阶段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北京后续医疗资源情况,以及全国进度情况。医保谈判延期了,这个后续再关注。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疫情后的复苏大趋势仍然向好。所以我们的策略是,中短期按照疫情演绎场景,快速切换抗疫工具包。中长期维度,开始逐步加配“复苏类&产业逻辑独立类”资产。

04

操作策略

短期来看,随着地产、抗疫等一系列利好集中落地,部分资金开始兑现收益。中长期来看,政策宽松,叠加防疫优化趋势下,市场风险偏好和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将持续回暖。近期市场行情主要围绕抗疫与复苏两条主线展开,但随着海外扰动逐步褪去,不排除资金选择进一步聚焦长期“国家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目前A股估值、股权风险溢价指标,显示当前市场仍处于高性价比的底部区域,虑到年底政策面利好进一步加码,A股中期向上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今日港股市场同步调整,11月份以来的反弹幅度较大,短期技术上存在调整需求。部分投资者也对当前疫情优化节奏过快,而可能导致的医疗挤兑和其他行业复苏节奏的担忧。由于市场风格的变动,部分热门赛道交易热度及估值明显回落,可适当关注成长风格优质赛道的调整机会。中长期来看,产业升级和“双碳”战略依然是国内经济转型最主要的方向。稳增长和复苏预期也有望延续地产、金融、消费为代表的大盘风格的估值修复趋势,可考虑均衡投资。

05

热点资讯

◆【央行: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9万亿元】财联社12月12日电,央行初步统计,2022年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少增15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648亿元,同比多减514亿元;委托贷款减少88亿元,同比多减12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65亿元,同比少减1825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90亿元,同比多增57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596亿元,同比少341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520亿元,同比少163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88亿元,同比少506亿元。1-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1万亿元。(财联社)

◆【央行:11月末M2余额264.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4%】财联社12月12日电,央行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末低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当月净投放现金1323亿元。(财联社)

◆【央行:11月份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财联社12月12日电,央行数据显示,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6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3个百分点。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976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368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680亿元。11月末,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8621亿美元,同比下降15.3%。当月金融机构外币存款减少20亿美元,同比多减63亿美元。(财联社)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 其中提到,医疗机构(包括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国家卫健委官网)

◆【财政部如期完成7500亿元3年期特别国债发行 票面利率2.48%】财联社12月12日电,据财政部官网,根据国债发行安排,2022年12月12日,财政部发行了2022年特别国债。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本期特别国债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境内有关银行定向发行,可以上市交易。二、本期特别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期限3年,计划发行7500亿元,实际发行7500亿元,票面利率为2.48%。三、本期特别国债上市日和起息日为2022年12月12日。四、本期特别国债利息按年支付,每年12月12日(节假日顺延)支付利息,2025年12月12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财联社)

◆【央行从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买入7500亿元特别国债】财联社12月12日电,央行公告,2022年12月12日,人民银行以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买入7500亿元特别国债。(财联社)

◆【国家药监局组织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中药安全监管 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财联社12月12日电,国家药监局近期组织召开加强中药全链条监管专题会议,研判分析当前中药质量安全监管和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现阶段中药监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中药监管各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围绕“进一步加强中药安全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进行研究,并征集了各省药监局对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监管实践经验和建议,凝炼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重点涵盖强化中药材质量管理、提升中药饮片监管效能、优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科学管理中药标准、创新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重视中药上市后评价、加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创建中药监管科学体系、深化中药监管国际合作、夯实中药监管各项保障措施等方面。下一步,国家药监局将持续深化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强化中药全产业链质量监管,推动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药监管科学关键技术攻关,纵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药品监管实践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监管科学体系建设。(财联社)

◆【国家税务总局:今年前十个月个体工商户享受减税降费3285亿元】财联社12月12日电,国家税务总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个体工商户享受减税降费3285亿元,预计全年4300亿元左右。随着“六税两费”减征政策进一步扩围,税费优惠政策已覆盖全部个体工商户。(财联社)

◆【新版北京市工信企业复工复产指引发布 不设置到岗率上限】12日,记者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了解到,北京市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指引(第十三版)发布。文件提出,优化核酸检测查验措施。按照“愿检尽检”原则,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复工复产场所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保障企业工厂正常运转。按照应复尽复、愿复必复、愿到尽到原则,各区政府或主管部门不应设置复工复产审批,不应设置到岗率上限。(北京日报)

◆【北京市药监局:12日北京一次性投放2500万抗原试剂】财联社12月12日电,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王厚廷介绍,为更好保障居民基本用药需求,本市全力调配货源,保障医疗物资用品供应,检测重点医药公司市场供需情况。在全国内调配货源,协调本市防控药品生产企业与经营企业药店对接,开通绿色通道,打通药品供应最后一公里。12月12日,本市一次性投放2500万新冠抗原检测试剂。(财联社)

◆【中国造船厂迎来创纪录的液化天然气油轮订单】财联社12月12日电,中国正在快速进入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油轮市场,因为韩国造船厂订单已被排满,当地和外国船东纷纷转向其他造船厂寻求建造专用船。今年三家中国造船厂赢得了163艘新天然气船订单的近30%,刷新了订单纪录。(路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就世贸组织裁定美国钢铝232关税违反WTO规则发表声明】财联社12月12日电,日内瓦当地时间12月9日,世贸组织(WTO)专家组就中国诉美钢铝232关税措施世贸争端案(DS544)发布报告,裁定美相关措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驳回美援引世贸组织安全例外条款进行的抗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专家组作出的客观、公正裁决表示高度赞赏和坚定支持。中国钢铁行业及铝行业希望美方尊重专家组裁决和世贸组织规则,尽快纠正违规措施,取消232关税,与中方共同营造良好的国际钢铝贸易环境和秩序,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财联社)

◆【机构:十余家千万级机场客运航班环比倍增 春运机票预订增八倍】财联社12月12日电,国内客运航班量持续增长。12月12日,据第三方民航数据APP“飞常准”民航看板数据显示,12日当天国内吞吐量千万级机场客运航班量环比上周同期均呈增长态势,其中14家千万级机场涨幅超过100%。春运期间即2023年1月7日至1月21日,机票预订量大幅增长,环比一周前增长近8.5倍。(财联社)

◆【《阿凡达2》零点场票房已破2000万元,全国影院线上客流已恢复至去年同期62%】 猫眼专业版最新数据显示,《阿凡达:水之道》(简称“《阿凡达2》”)零点场总票房已突破2000万元。此外,猫眼专业版营业看板显示,截至12月11日24时,全国营业影院9230家,全国影院营业率达74.23% ,全国影院线上客流已恢复至去年同期62%。(上证报)

◆【香港证监会:正在草拟新制度下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的监管规定】财联社12月12日电,香港证监会12月12日回复香港电台询问时表示,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申请破产保护事件,影响其他虚拟代币以至整个行业生态,凸显散户使用不受全面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风险,以及监管框架能否保障投资者的重要性,将会继续留意事态发展。香港证监会称,随着立法会通过《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修订)条例草案》,香港证监会正在草拟新制度下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的监管规定,并会展开公众咨询,正在密切监察虚拟资产领域最新发展形势,以投资者保障作为首要目标,考虑从市场接获的不同意见。(香港电台网)

◆【提振投资者信心 多家理财公司已出手自购旗下产品】财联社12月12日电,从多个信源获悉,近期已至少有3家理财公司通过自营资金购买旗下理财产品,以提振投资者信心,部分公司还有望投入更多资金购买旗下产品。业内人士认为,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渐成趋势。当前市场情况下,投资者一方面要坚持长期投资,以时间换收益;另一方面,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调整投资策略,可适当增配现金管理类产品和低波产品。(中证报)

◆【Omdia:2023年显示驱动芯片需求预计将同比增3%】《科创板日报》12日讯,据Omdia研究报告,随着2022下半年需求持续疲软,2022年显示驱动芯片(DDIC)需求将比2021年同比下降12%,降至78亿颗。不过得益于OLED领域和车载领域应用的增长,Omdia预计2023年DDIC的需求将有所恢复并实现3%的年同比增长。(财联社)

◆【核聚变领域据称取得重大突破 美国能源部计划周二披露进展】财联社12月12日电,科学家们在核聚变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美国能源部计划于当地时间周二宣布这一重大里程碑。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科学家在可控核聚变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首次实现了聚变反应的净能量增益,也就是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的能量还要多。(英国金融时报)

◆【韩国汽车11月出口额创纪录 全年或超500亿美元】财联社12月12日电,在全球供应链吃紧、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歧视韩产电动汽车的不利环境下,韩国汽车业逆势增长,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2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1月汽车出口量达21.9489万辆,同比增长25%。汽车出口额54亿美元,同比增长31%,时隔4个月刷新历史纪录。出口量和出口额双双实现连续5个月两位数增长。按出口目的地看,对美国、欧盟、中南美地区国家出口额同比分增51%、6.3%、22.8%。值得一提的是,前11个月汽车出口总额达487亿美元,已经赶超去年全年水平,今年全年出口额有望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韩联社)

◆【耶伦:美国通胀率到2023年底将大幅降低】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表示,只要经济不遭受意外冲击,到明年年底通胀率将大幅降低。耶伦称,“我相信通胀会下降,我满怀希望就业市场保持健康,让人们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和个人经济状况感觉良好。”当被问到美国通胀形势时,耶伦表示,希望价格上涨是“短暂的”,并说她看到了积极的迹象,包括运输成本下降和交货滞后时间缩短。“我们都知道,控制住通胀而不让它在我们的经济中扎根至关重要,”她说。“我们正在确保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她说,经济仍然容易受到冲击,但银行系统以及企业和家庭部门都健康。“存在衰退的风险,但在我看来,这当然不是降低通胀的应有之义,”她说。(彭博)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数据来源:wind、iFind、上交所、深交所、各新闻媒体,202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