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宁高宁:外资减持腾讯阿里需反思,为什么我们前期没像外资那样投资这些企业?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宁高宁

12月10日-11日,2022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在线上举办,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宁高宁参与会议并发表演讲。

宁高宁表示,我国大型公司,包括腾讯、阿里,其海外股东最近都在公开地、有计划地减持股权。“当海外投资者开始减持时,这种情况对公司未来发展造成掣肘。”

面对新形势,中国企业在前期发展过程中,中国投资者为什么没有投资,中国投资者能不能在关键时刻给企业足够的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达成?宁高宁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执行主体一定是企业,企业生来就是执行落实产业创新经济发展任务的组织。

第一,国内投资者在认知理念、企业发展的规律上存在认知不足,中国企业应该用更长远的、更有信心的、更有前瞻性的眼光看企业。“企业价值的实现在于价值创造,要增强对企业和中国发展的信心。”

第二、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地与国际企业对标,能够虚心学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目前我国企业在创新型、回报率、国际化经营等方面,与国际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加强新技术的应用。真正的研发不是工具、手段,是经营、是战略。宁高宁表示,企业存在的价值是探索位置世界、未知技术,中国企业要把研发融入到血液中,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第四,管理团队方面,中国企业经过不断发展,目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管理团队提出更高要求。宁高宁表示,未来在新的标准下,更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更有激情和冲劲的团队,要逐步接管企业未来的发展,否则适应不了中国现代化,也适应不了国际竞争。

“应把团队水平从各方面提升到与国际企业团队相竞争的水平,企业界才能有能力、有资格来真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同时提升中国高质量发展水平,解决产业链优化稳固的问题。”宁高宁说。

以下为演讲内容:

宁高宁: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来宾大家好。中国企业家年会是在中国企业界很有分量、也有很长历史的一个年会。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儿做一个发言。

特别是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党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大会上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构思这么一个大的前提下,中国的企业界应该用什么样的认知、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定位,来迎接拥抱、积极加入到这场未来会是一个新阶段的、新时代的、更加轰轰烈烈的建设中来,我觉得很值得讨论和交流。

首先我想说一件最近对我有点刺激的事情。我看到我国几家比较大的新经济公司,比方说腾讯、阿里包括比亚迪,它们的海外股东一年多里都公开的、有计划的减持股权,使得这几家公司的股价不断地受压。而且正在减持的都是大股东,特别是像腾讯、阿里,他们都持有大约30%左右的股权。像南非的Naspers、日本的软银。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是,这家公司的业务、盈利、客户、管理团队、创业者都是中国人,但它的大股东是外国人,它的上市地是在海外。你会发现海外投资者基本上是在这个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从投资来讲达到了他们的预期之后就开始减持,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了。

这种情况必然会给公司未来的发展造成一些掣肘,因为它们持股比例大、量比较大。实际上腾讯的马化腾、阿里的马云他们持有的股权都不到10%,在7、8%左右,但是海外投资者持有大约在30%左右。7、8%左右就变成中国的首富了,海外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说分享到了更大量的财富。

说到这儿,我不是讲海外投资者不好、让人家占便宜了。我没有民族情绪,更没有说看到别的投资者赚钱了我们眼红。相反的,我们应该感谢人家,感谢他们在这两家公司发展的非常关键的阶段上,通过投资支持了公司的发展,否则也没有这两家公司的今天。

但今天我们想问的问题在于:当时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投资者没有能够像海外投资者一样来支持腾讯、阿里的发展?包括没有能够像巴菲特一样积极地在早期支持入股了比亚迪。

再问一个问题:如果今天在中国市场上还有这样的公司——当然今天我们不知道是哪家,一定会有的,中国投资者、中国的企业能不能在最关键时刻给他们足够的支持。今天提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中国式现代化怎么来达成、中国企业理念应该怎么来经营?

中国式现代化,中央讲的是五大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然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都是从国家来讲提出的现代化的整体的框架和环境。而在这个环境之下,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成现代化呢?谁来达成现代化呢?执行主体是谁呢?一定是企业,这是没有疑问的,企业生来就是执行落实产业创新、经济发展任务的一种组织。

前面讲到像腾讯、阿里前期的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中国企业没有投资?当时中国有大量的人、大量的资金投资到房地产、金融,还有很多一般的工业生产。有这部分资金的人非常多,也就是1亿美元左右的投资,所以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人的问题,因为当时管理团队是有的;也不是对中国市场不了解的问题,因为他们生活在中国。那为什么当时没有投资?应该说是在认知理念、企业发展的规律上是有缺陷的。所以中国企业下一步一定要做好下面几项:

第一个,要用更长远的、更有信心的、更有前瞻性的眼光来看一个产业和行业,而不是做比较短期的、相对有些投机的交易性投资。中国现在也有这方面做得很好的公司,但是整体来讲,这个观念还要建立起来。一个企业的价值实现,不仅仅是在于一个短期的交易,而在于整体的价值创造。建立公司、建立行业,最终被资本市场认可。这个长远的信心,不仅包括对企业的信心,也包括对中国整体发展的信心,特别对中国经济发展未来潜力的信心。大家说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了,但从人均来讲,一下就降到50名以外去了。中国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

第二个,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的与国际企业对标比较,能够虚心地学习,同时能够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什么意思呢?不能说中国要脱钩了,不和国际上联系了,不会的。中国企业未来在国际上的地位,最终一定是与国际上的投资者、国际上的公司竞争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虚心。我们在某些地方可能会领先,但在大部分地方,比如创新性、回报率、国际化的经营网络上,比国外的企业都差不少,这个也是中国企业应该努力的。

第三个,是关于新的技术应用。现在大家都比较注重研发,投多少钱、给研发人员发多少工资,我觉得还是初步的。真正的研发它不是工具,不是一个手段,它就是经营本身,它就是战略,它就是你的主业。因为真正的企业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探索未知世界,包括未知的知识、未知的技术、未知的产品。中国企业应该在目前已经逐步重视研发的基础上,把研发融入到血液中,把创新融入到公司战略中,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主业发展的过程。

最后一个,就是管理团队。中国的企业经过了创业的第一代、第二代——国有企业是一样,目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管理团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方说创业第一代的、老臣子性的、一般的资历性的团队,未来可能都要在一个新的标准下,用新的发展环境的要求,用更专业、更国际化、更有创新性、更市场化、更有激情和冲劲的团队来逐步接管公司,驱动未来的发展。否则的话适应不了中国式现代化,也适应不了国际上的竞争。应该把团队的整体水平,提升到可以和国际上的竞争对手能够在领导力、专业性、创新性多个方面相比较、相竞争的程度,整体这样,企业界才有能力、有资格真正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同时提升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也才能解决我们今天不断在讲的产业链的优化问题、产业链稳固的问题。这个责任在中国企业,希望中国企业加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