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半年收益,一日跌完!债基也稳不住了?

这几天,债基收益率大跌不仅登上了热搜,更是引发网友集体吐槽,不少微博网友直言:

“怎么债基还跌成这样,我麻了”

“我看最近的债基是疯了”。

Wind数据显示,11月14日,全市场3002只纯债基金(不同份额未合并)中,有2354只纯债基金当日收益为负,占比达78.41%。多只纯债基金单日净值跌幅更是逼近1%。

大家要知道,纯债基金由于只投债市、不碰股票,波动非常小,涨跌幅一般都在0.1%以内,是稳健、安全的代名词。

但是现在,一天跌了将近1%,半年的涨幅,一天就没了,也难怪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买债基没有风险,其实这个是大错特错的,债券市场也有风险,而且还不止一种风险!

债券的风险主要有两种:信用风险利率风险。

信用风险指的是债券到期无法还本付息,产生了事实上的违约。最典型的就是当年P2P的暴雷,本金全军覆没,更别说利息了。不过,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很小,这次大跌也没有哪个债券暴雷,明显跟这无关。

利率风险指由于利率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债券价格会随利率上升而下跌,随利率下跌而上升,二者是反向的。

可能大家不明白,为什么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比呢?

我解释一下,债券一般都有固定的票面利率,利率下跌时债券相比就显得有吸引力,买的人多,价格就水涨船高;利率上行的时候,债券的那点收益就没那么有吸引力,买的人少,自然价格就低了。

而且,影响利率的因素挺多的,比如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发展不错,投资回报率高,对贷款资金需求多,利率就高,反之就低)、央妈的政策(多放点水,利率就低;收紧供应,利率就上涨)、国际经济形势(某些国家的汇率、利率的变动也会直接和间接地对我们的利率带来不小的影响)等等。

回过头来看,11月14号的市场,受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地产利好政策持续出台的影响,国债期货出现大幅下跌,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上升,这是14号债券市场大跌的直接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此外,股市和债市历来都有跷跷板效应,最近股市涨得不错,很多人开始抛弃债券买入股票,这样资金都流到股市里了,债券的价格就被压下来了。

其实看到债基这种跌法,我个人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这最起码证明股市要走牛了(毕竟我的仓位都在股市),资金向实体经济的通路会逐渐被打开,经济复苏,股市自然也会涨。

然而,深陷债市的人也不用太绝望,虽然这一次纯债基金跌得很惨,但是也没有全军覆没,比如平安季开鑫定开债、南方旺元60天滚动中短债就走出了逆市上涨的名场面,14日单日涨幅分别是+0.46%+0.19%

我观察了一下,这些逆势上涨的产品有两个特点:

(1)要么持有地产、金融债,地产政策的利好让这些债券的逾期风险降低,价格拉升;

(2)要么持有的是久期比较短的债券,久期越短受到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就越小,债券价格波动也越小。

而跌得很惨的,基本上就是那些长久期,重仓国债,加了不少杠杆的纯债基金了。

所以,大家可以通过持仓来分辨哪些纯债基金持有地产和金融债,哪些持有久期比较短的债券。

如果大家不会分辨,还有两个办法,我认为也可行:

(1)如果你持有的是信用债或者二级债,可以降低仓位,或者换成偏债混合型基金。因为这类产品有一定的股票仓位,股债跷跷板效应现在特别明显,西方不亮东方亮,“股债双杀”基本上不可能,配置一部分权益类资产似乎更合适。

(2)如果你持有长债,比如10年期国开债这类,可以考虑卖掉,或者把长债换成短债。虽然短债在债券熊市也会回撤,但回撤幅度远小于长债。

PS:以2016年11月-2017年12月这轮债券熊市为例,在这个区间里,所有短债基金的平均最大回撤为-1.47%,而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平均最大回撤为-2.75%

此外,持有短债1年的时间,收益也是要明显高于货币基金的,大不了等债券熊市过去后,再把短债换成长债。

近1年短期纯债基金与货币基金收益比较

数据来源:wind;2021.11.16-2022.11.15;A/C份额只选取A类

大家要知道,我们投资的资产并非一直赚钱,不同的周期,资产的表现不同。就现在来说,大概率要靠股票资产赚钱了,所以要多配股,少配债;等股市走得差不多了,再回来继续多配债,少配股。

总之:千万不要以为债券没风险,它的风险藏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