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A股反转的“四重逻辑”

地缘冲突、美联储加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不确定性事件频繁侵扰经济,而作为实体经济晴雨表的资本市场同样难逃一劫,沪深300指数年内跌幅一度超27%,比2018年还低。不过,在美国通胀回落,国内优化疫情防控策略,货币政策自主,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四重利好的加持下,A股在11月否极泰来。

跌了一年的A股在11月迎来“开门红”行情。

11月11日,A股三大指数齐涨,其中上证指数涨1.69%;深成指涨2.12%;创业板指涨2.04%。事实上,自10月31日上证触底反弹以来,其在10个交易日内已上涨6%。

而此轮三大指数的强势反弹被投资者认为是底部行情,牛市的起点。

复盘2008年11月、2012年12月、2016年1月和2019年1月四轮A股市场底部时期的表现,市场对于经济悲观预期的修复和流动性宽松程度是决定市场能否企稳的关键。

纵观当前A股,估值已位于历史低位,而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则有利于加强经济的韧性。此外,国内自主货币政策下的宽松利率将为市场提供强流动性。

第一重逻辑:精准防疫提振市场情绪

精准防疫成为国内防控新准则。

11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具体包含的措施有二十条,其中的亮点包括对入境人员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取消中风险地区,调整为“高、低”风险地区两类;不再判断次密接;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此外,还包含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等措施。

而防控的优化显然有利于促进经济健康增长。事实上,自2019年疫情席卷全国后,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消费行业。在疫情初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9年的41.2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39.2万亿元。在2021年有所改善,比上年增长12.5%至44.08万亿元。

其中餐饮业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2020年我国餐饮业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跌破4万亿,同比下降16.6%,降幅远大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9%。

伴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消费行业呈现复苏态势,餐饮收入同样稳步回升。2021年我国餐饮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18.6%,基本与2019年持平,增幅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5%。

第二重逻辑:美国通胀回落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锚点

美国10月份CPI数据显著回落,点燃全球资本市场。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0月CPI同比上涨7.7%,好于此前预期的7.9%,较前值的8.2%大幅回落,为1月份以来最低水平。

能源服务、二手车、汽油价格的成本显著下降可能是导致美国CPI降温的原因。而美国通胀数据全面回落或将削弱美联储加息预期。

美联储11月已加息75基点,12月是否再次加息75基点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但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对美联储在12月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从略低于50%迅速下降至不足20%,而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是大幅攀升至85%。

不仅如此,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10月美国失业率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3.7%,失业人数涨至610万。此外,10月美国的劳动参与率继续下降0.1个百分点至62.2%,这表明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进一步紧张,也就是说美联储紧缩的“底气”越发不足。

进化论资产王一平表示,从宏观看当下是较好的布局时机,整个海外市场的风险偏好已经释放得比较到位。第一,商品价格已经停止大幅上涨的趋势;第二,美国剔除能源类的核心CPI增长势头已经开始放缓;第三,美国CPI数据将迎来高基数效应;第四,美联储部分官员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

第三重逻辑:汇率韧性

在美联储加息浪潮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11月3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3.75%至4%之间。至此,美联储完成今年第6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375个基点。

持续的加息使得美元指数不断走高,导致其它国家汇率贬值。自4月开始,受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影响,人民币出现一定的调整。

不过相较于受美元指数抬升影响,而大幅下跌的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人民币整体上仍保持坚挺。

尤其是近日,人民币兑美元屡屡出现收涨行情,显示出汇率韧性。人民币兑美元4日涨1.64%,10日、11日继续保持强势,涨幅分别为0.78%、2.1%,升幅创年初以来最大。

对于后续人民币的走势,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具备较强支撑。一方面,政策的持续发力帮助中国经济基本面逐渐改善,为市场预期企稳创造条件;制造业和产业表现出的韧性也有望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物质上的支撑。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联储强势加息周期中,中国是主要经济体里面唯一一个“降息”的大国。

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对比上期数据,1年期下调5个基点,5年期下调15个基点。

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降息了。1月20日,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个基点、5个基点。5月20日,1年期LPR与此前报价持平,为3.70%;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至4.45%。

而对于为何能保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半夏李蓓表示:“中美利差大幅度收缩甚至现在显著倒挂,人民币汇率却保持了对一揽子货币的稳定,人民币强于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正是因为中国不断新高的强贸易顺差。才支撑了人民币的相对强势,给了央行降准降息,维持低利率,维持流动性宽松的底气。”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微信公众号4日消息,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3104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56%,顺差规模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4%。

第四重逻辑:“估值底+回购底”已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前A股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区间。

回溯2008年11月、2012年12月、2016年1月和2019年1月四轮A股市场底部估值,当前万得全A市盈率分位数仅处于近十年30%水平,与2019年2月水平相当。而从市场情绪来看,本轮万得全A股权风险溢价(ERP)高点已超过今年4月水平。

从下图股债比价可以看到,紫色上方则代表偏低估区域,绿色下方则代表偏高估的区域。通过数据对照可以发现,在2015年5月份的时候,从股债收益比的角度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一个时点,2018年年初以及2021年年初同样如此。

而反过来,2018年11月和2020年2月股债收益比位于5%以上,此时股票的吸引力高于债券,事后来看,2019年和2020年是两年指数牛市。沪深300指数在这两年的涨幅分别为36.07%、27.21%。

如今,股债收益比再次来到5%以上,从历史上来看,当下股权估值明显低估。

除了市盈率和股债收益比,破净股数量增多在历史上同样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

A股破净股数量与市场走势紧密相连,一般市场走强之际,破净率往往较低;而在市场悲观之时,破净股数量将会不断增多。

万得全A指数显示,截至9月30日,破净比例达到9.3%,在4月份低点,破净比例更是一度超过10%,逼近历史峰值。显然,从破净数量上看当前情绪已经处于相对低位。

有意思的是,在投资者对未来悲观之际,上市公司和资管机构纷纷逆行,不断回购和自购来表达自身对未来的乐观。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年内已有超过1100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股份回购,回购金额近170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九成。

港股同样如此,今年以来一共有214家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总金额达到789亿港元,创港股有回购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2021年港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为296亿港元,2020年回购金额为113.96亿港元。

与上市公司回购一样,公私募、券商等资管机构同样用真金白银看好未来行情。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共有132家公募基金自购基金831只,涉及金额474.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私募宣布购买自家产品的金额也已超90亿元。

当下,“估值底+回购底”已现,A股或许值得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