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中科创星李浩:未来早期机构竞争力,五成以上靠投后

“未来投后赋能将会占据投资机构,尤其是早期投资机构50%以上的实力。”硬科技投资热潮下,机构要加大投后服务能力,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认为这一观点已成行业共识。

伴随南都·湾财社启动“寻找湾区最具产业温度投资人”活动,同步推出湾区投资人系列访谈栏目。本期,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从2000年开始涉足投资,2013年联合创立中科创星。作为一名投资行业的“老兵”,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项目的早期投资,十年中积累沉淀了一些硬科技投资的经验。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受访者供图

硬科技投资难在同频沟通

南都:近两年来硬科技投资领域热度陡升,您作为该领域的“老兵”,如何看待当前硬科技领域的投资环境?

李浩:越来越多投资机构愿意在硬科技领域布局,极大地丰富了硬科技创业生态。一方面,对硬科技项目来说,融资环境比过去好多了。我们投的很多企业,融资频率可能从原来的每年融一轮,到现在每年融两轮,甚至更多。资金供给的充裕也加速了企业的成长,使企业在人员的竞争、研发投入等环节,都取得了比过去更好、更快的进展。

另一方面,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好的硬科技创业项目越来越多了。随着越来越多资金的支持,越来越多科研能力强、水平深厚的高段位科学家也开始下场创业,好项目的供给越来越多。但同时,好项目的争夺也愈加激烈。目前,一些技术稀缺、市场较大且创业者能力与创业项目相匹配的项目,其估值也被快速推高。

南都:各类机构的涌入使硬科技投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种变化对中科创星的投资策略有何影响?

李浩: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中科创星成立近10年来,都是投早期阶段,大部分投企业第一轮,项目以科研院所孵化或者科学家创业为主。虽然现在有越来越多机构涌入硬科技投资赛道,但是真正愿意在第一轮就投资科学家的机构还不是特别多。

一般来说,投资机构们更希望在有产品落地、客户验证的阶段出手,愿意在企业没有产品、客户以及收入时就投资的情况并不多见。实际上,相比于消费领域或者互联网领域,硬科技投资对于投资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过程中,投资机构必须懂技术,因为硬科技创业者一般都是科研人员或者科学家出身,投资人最起码要懂得技术逻辑,还要懂得区分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劣势,往往不同工艺或者不同技术路线的突破都会带来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以及成本的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创投也是一个投资者与创业者进行双向选择的过程。

与过往投资不同的是,硬科技创业者更加希望投资人懂他们的项目,对于没有产业背景的投资人,现在很多创业者并不会接受他们的投资。原因在于,硬科技创业难度更大、关卡更多,如果双方沟通不流畅很容易产生隔阂,大家需要在同一个轨道上去进行沟通。

南都:中科创星对投资团队看技术的能力有什么特别要求吗?

李浩:就自身而言,我们的合伙人、投资经理基本上都要求有产业背景或者科研背景,学历上也基本上要求博士。我们把硬科技领域分得很细,招聘时也会按光电、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医疗以及军工等细分领域进行人才筛选。

我们认为,投资人要对硬科技项目有清醒的认知,知道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最好的结果是什么以及它的价值所在。因为很多硬科技项目的创业者都是技术出身,在技术方面很强,但在经营管理、商业融资等综合事项上需要投资人的帮助,这个前提便是要和他能够同频对话,要不然劲就不能往一处使。

专注早期投资曾是“无奈”之举

南都:今年以来,“募资难”成为机构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中科创星目前募资情况如何?

李浩:募资方面,我们的情况和往年差不多,节奏稳定。之所以能够保持稳步前进,主要跟我们LP的组成相关,我们的LP组成以国企或者地方政府为主,加之我们各支基金的收益都较为不错,我们的LP也在持续出资,因此整体来说还比较稳定。

南都:如何看待资金属性对于硬科技投资的影响?

李浩: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说高净值个人、上市公司的资金倾向就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类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较后期或IPO的项目。对于早期科研创业来说,他们一来觉得风险太高,二来会觉得周期太长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找这方面的投资者募资。

因为我们主要投的都是硬科技项目的第一轮,要求持有周期相对较长,要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向国资或者产业机构为主募资,如今我们也在和保险和金融机构商讨相关合作事宜。

南都:您也提到,硬科技早期投资风险高、周期长,那么为何中科创星一开始就瞄准硬科技早期投资?

李浩: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创始团队原来都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时,我们发现所里的很多重点项目虽然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但是项目很难产业化。因为涉及建厂、投资以及经营等相关事项。那时,找银行,银行会问“谁来给你担保”;找风投机构,他们会问“什么时候上市”“谁来签对赌”等相关问题。加之,硬科技技术沟通成本高,所以没人愿意投。

我们认为,这些技术不仅耗费这么多的研发投入,还有着明确的市场需求,如果把这些技术就这样锁在科研院所的柜子里,实在太过浪费。于是,我们自己成立了基金来解决这件事,因为我们始终觉得这件事是真正对社会、国家有价值的。

近几年,科创板、北交所相继成立,“硬科技”也进入了国家话语体系,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创投市场一个最火的领域。但其实回到我们的初心,只是单纯朴素地想解决科学家创业无人投资的问题。

模式创新投资是“快跑”,硬科技是长跑还要拼后勤补给

南都:今年以来,许多投资机构公开表示要做投后服务能力升级,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李浩:投后服务能力建设和硬科技投资是息息相关的。

打个比方,以前的模式创新时代投资更像短跑选手,跑得快最重要,因为快鱼吃慢鱼,每个风口的时间窗口都很短,不在特定时间窗口中跑成第一名就没戏;但硬科技涉及硬件制造和底层能力的突破,从创业到上市可能需要10-15年的时间,这期间绕不开工艺定型、产品定型、客户定型等等环节。所以在这个赛道是长跑,还要拼后勤供给,所以投后就显得重要起来。

我认为,未来投后赋能将会占据投资机构,尤其是早期投资机构50%以上的实力,这是投资机构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一环,也将是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展现。投资机构不仅需要为企业提供资金,更需帮助企业不断成长。

目前我们有超过60人的整建制的投后服务团队。为什么中科创星要打造这么大的投后团队,就是因为这件事情长期来看做好了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创业者会面临各式各样的困难,进而投资机构会遇上各式各样的需求。这些困难往往有很多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是过去和未来诸多创业者都可能面对的,它们具有相同的共性。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投资机构就可以慢慢摸索和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帮助创业者解决这些困难。

创新生态营造关键在创新要素的高密度集聚

南都: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科创星在大湾区投资活跃度居前,且深度参与了本地引导基金。如何看待硬科技投资热潮下大湾区的创投环境和项目发展机遇?中科创星在大湾区的发展有何规划?

李浩:大湾区肯定是未来硬科技企业的重要聚集地之一,无论是从产业环境、营商环境还是人才供给环境等方面来看,大湾区在都走在国内前列。

尤其是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会涌现越来越多的硬科技企业,这是未来的大趋势。其中肯定有一大批硬科技企业会落地大湾区,因为大湾区在对外交流、资金流动和营商环境上有较大优势。我们非常看好大湾区的发展,所以今年与广州天使母基金、科创母基金等进行了合作。

项目方面,比如今年我们在大湾区投了睿芯微电子,这是原来我们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研究生归国创业做的,解决了半导体领域一些非常核心的问题。我们孵化了6年,上一轮小米等企业参与投资,目前估值已突破12个亿。

南都:大湾区具有比较明显的产业优势,不过也有人认为存在高校资源不足等不利因素,对此您怎么看?对大湾区创新创投更好发展您有何建议?

李浩:各有利弊。高校是其中的一个要素,但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如今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强,地域性对人的限制越来越弱,类似不利因素会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不是问题。

其实我从业这么多年来,对创新最大的感受是“密度”特别重要。我们会发现如今很多创新都不是灵光乍现的而是一些很聪明的人、不同背景的人,经常在一块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所以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真正实现创新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和创新氛围的营造,要在一个区域里要把创新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营销、法务以及其他合作伙伴集合在一块,而且整个区域的氛围是包容失败的,是鼓励创新的。在我看来任何一个聚集区,如果能率先完成上述要素的整合和集聚,那它的创新蓬勃发展就会是自然而然的。

出品:南都湾财社·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陈培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