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唐尚珺:连续高考14年,多次考上重点大学却不去,今年34岁再复读

近日,收藏了一部以高考为题材的现代剧《大考》,金县高考生在疫洪的双重打击下,顺利完成高考。

高考被改编成电视剧,可见中国人骨子里很重视这个考试。

对大多数人来说,高考是一锤子买卖,考上了就兴高采烈,考上了也忍着,选择重读的人很少,谁也不知道毕竟明年会怎么样。

但有人是个例外,他瞒着父母念了16年高中,参加了13次高考,多次考上重点大学,但也多次弃学复读。

他来自广西农村,是着名的高考“钉子户”唐尚珺。

唐尚珺今年34岁,他的同龄人已经成家立业,再困难也在社会上打拼多年,只有唐尚珺牢牢地留在高中教室里。

5个兄弟姐妹,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小山村,父亲原是乡村中学教师,因超级学生被开除,唐尚珺从小就把“知识改变命运”牢记在心。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这一年考了372分。

父母很满意,上了技校学了点手艺,以后也不再为生活发愁了。 但唐尚珺不甘心,偷偷利用父母向他报了学费,为二战高考做准备。

对唐尚珺来说,重读很有帮助。 第二年,他考了405,变成了3本。 但是三本的学费太贵了,他打算继续重读。

第三年得475分,继续重读; 第四年得505分,继续重读; 第五年的537分,申请了北京的学校,但没有被录取。

重读4年,唐尚珺瞒着家人,连过年都没回家。

如果唐尚珺没有重读,他这一年就得参加工作。 为了继续隐瞒,他打工赚钱,买了年货回家探亲。

唐尚珺告诉妈妈,虽然自己已经大学毕业,但现在在南宁一家电脑厂工作,生活还很稳定。

这时,唐尚珺25岁,他的母亲已经白发苍苍,叫他赶紧找她,不要给人家女儿挑三拣四。

在家里“演”到年初七,唐尚珺借口上班,又回到学校重读。

学校免除他的学费,每月补贴他400元,唐尚珺又续了一年,得了562分。

西南政法大学录取了他,但唐尚珺的目标更远大,于是继续重读。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反复重读,2016年第八届高考,唐尚珺获得了625分的好成绩,拿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书。

这确实是个好结果。 词组 老师建议唐尚珺不要再牵着鼻子走,坚持重读的精神,但没有必要。

如果故事就此停止,那会是个好结局。 但此时,唐尚珺的父亲被查出肺癌晚期。

唐尚珺终于向父母坦白了这八年的生活。 父母没有责备他,但因为父亲的病而心力交瘁的哥哥姐姐们,都在抱怨他。

带着录取通知书,唐尚珺带着父母去北京旅行,申请了助学金,打算放下心结继续往前走。

但是班级里的一个消息改变了他的想法。

据传广西某高校正在招收补习班,今年600分以上的考生重新进入该校,将获得10万补贴。 学费免费提供住宿,每月返还1500的生活费。

考虑到父亲的病情和自己制定的目标,唐尚珺决定回学校复读。

但其实这笔钱并不用于父亲。 中国的父母总是害怕拖累孩子,早早地为自己存了钱,但这也救不了他的命。

父亲去世后,唐尚珺很震惊,当时只考了570分,他再次陷入了“高考-重读-高考”的怪圈。

到2019年,唐尚珺取得最好成绩,以646分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

但是他不喜欢那个专业,所以再次重读,周围的人也不再劝他了。

连续14年高考,唐尚珺努力的成果就是他的分数。 从他这14年的分数来看,前8次上升,2016年以后不稳定,呈减少趋势。

今年,唐尚珺获得597分,被上海交通大学护理专业录取。 他也发出了通知书,安排 “下一站”,表示说话间要往前走。

最终的结果并不出乎意料,唐尚珺再次选择了重读。

家人不明白他的主张,放弃重读后,唐尚珺在家庭群里发了一封长长的道歉信。

唐尚珺的三姐只记得“对不起”,对不起有什么用呢?

近年来,全国各地复读生群体不断被压缩,许多公立中学被禁止招收复读生,一辈子通过高考赚钱显然不现实。

高考14年,复读13年,今年34岁的唐尚珺也在考虑自己的出路。

在他这个年龄,大学毕业后就不能报考体制内的工作了,社会企业很少招聘这样高龄的没有经验的员工,只能另寻出路。

他认为自己可以去教育机构当指导老师。 但减少到双重,他这条路就基本堵住了,更不用说上大学了,才能拿到高中教师资格证。

他还认为,希望在农村从事养殖创业,从事自由、不受约束的工作。

关于投资、场地、销路的问题,我打算留到明年的高考再考虑。

其实在第五次重读后,唐尚珺对自己的主张感到困惑,他说:“我现在怀疑那个知识改变命运是否是真的。”

今年放弃上海交大后,他悄悄地改掉了自己的个性签名。 “唐尚珺-没有做合适年龄该做的事。 他说:“我不是意气用事,只是后来才知道。”

唐尚珺的困境、个人选择、社会压力、学校“诱惑”……

他的选择正确吗? 小八不予置评。 还是给大家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