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以岭药业峥嵘十年:营收从十亿级到百亿级的跃迁

(以岭药业)

2010年10月,工信部、卫生部、国家食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对大型医药企业在股票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以及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支持,宣告中药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到来。

文件发出前后,贵州百灵(002424.SZ)、以岭药业(002603.SZ)、太安堂(002433.SZ)等一批中药公司掀起一股史无前例的上市狂潮,以狂飙突进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中药蓬勃发展的态势,也在A股市场上演一出出造富神话。

之后十年,中医药发展支持政策更加密集,上市军团不断壮大,且随着医改深化,监管趋严,行业走向更加规范。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日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所言,“这十年,是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让更多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的十年。”

中药产业也在政策扶持和纠偏中徐徐前行,全国医药工业统计数据显示,中药工业主营收入由2012年的5156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近7000亿元。

十年,转瞬即逝,一些公司抓住机遇,与行业共振,实现跨越发展;一些则湮没在大浪淘沙中,业绩下坡,甚至走向没落。在这其中,作为优秀代表,规模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从十亿级向百亿级规模的跨越。

稳扎稳打的故事,是过去十年中药企业进化的一个典型样本。业绩、研发、新药、专利、税收……在资本和政策加持下,各项数据的进阶,似一面镜子,照见行业的发展。

营收:从十亿级到百亿级的跃迁

2011年7月28日,搭乘政策东风,以岭药业正式登陆A股。也以此为起点,书写上市后快速发展的十年。

次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给快速发展的中医药产业再打一剂强心针。该规划特别强调提升中医药的可及性和宣传力度,使我国形成中西医药并重的医疗市场格局。然当年4月的“毒胶囊”事件令整个行业蒙阴,而后政策监管趋严,及至2018年开始限制中药注射剂使用,中药行业在政策支持和规范中走的更加稳健。

行业发展更加规范,于内控更规范、且具备融资优势的上市中药企业而言,其实是好事一件。历经十年洗礼,以岭药业规模已经实现十亿级向百亿级的跃迁。

营收来看,公司从2012年的16.49亿元起步,此后连年递增,2015年突破30亿元关口,2019年突破50亿元,到2021年已经站上百亿元大关,十年增长了逾5倍。

(近十年营收变动情况,单位:亿元,来源:wind)

归母净利润也水涨船高,其用7年时间,从2012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07亿元;而后增速显著加快,2020年即实现盈利同比翻番,达到12.19亿元。2021年、2022上半年,在高基数基础上再稳步增长,分别录得13.44亿元和10.49亿元。

(以岭药业归母净利润变动趋势,单位:亿元,来源:wind)

业绩的增长直接带来税收额的提升。2012年,公司税收额2.38亿元,到2021年,已经达到9.95亿元,今年上半年也有4.77亿元。2012年以来至今年上半年,累计交税57.22亿元。

以岭药业不止连花清瘟

拆解来看,连花清瘟的增长直接带动了业绩的飞升。

连花清瘟是针对SARS病毒研发并于2004年上市的创新中药,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公司重磅产品。2012年,公司以连花清瘟为主的抗感冒类产品收入3亿元,到2019年已经增加至17.03亿元。及至新冠疫情爆发,连花清瘟海内外需求激增,近几年更是开启超级大单品的进阶之路,2020年、2021年、2022H1分别实现收入42.56亿元、41.08亿元和25.53亿元。这意味着,连花清瘟收入在十年间增长了13倍。

(连花清瘟收入增长趋势,来源:国海证券研报)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连花清瘟已累计近30个国家和地区批文并实现销售。

此外,以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三个创新专利中药组成的心脑血管类家族也是公司业绩功臣。2012年,心脑血管类产品实现收入12.31亿元;到2021年,心脑血管类产品收入已经达到44.82亿元。尤其最近几年,公司心脑血管累产品增长明显加速。

(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胶囊增长加速,来源:国海证券研报)

当然,随着以岭药业品牌力提升,二线品种津力达颗粒、八子补肾胶囊等也在放量增长。

(二线品种销售情况,来源:国海证券研报)

业绩稳增叠加连花清瘟“出圈”,在二级市场亦风生水起。2012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128.57亿元,到今年6月30日,其市值已经壮大至405.98亿元。

(以岭药业月K线图,来源:wind)

研发投入:从1.11亿到8.38亿

利好政策不断加码,中药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但由于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在现代医学发展出一套讲求徇证、推崇标准化、可验证的科学体系下,历来讲求经验的中医药常遭受非议。

而为让中药产业链与化药、生物药、疫苗等在同一起跑线参与竞争,近十年来,中药产业在标准化、科研徇证等方面持续发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此前公开表示,“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加强中药生产全过程质控;中药制药装备优化升级,促进产业智能、绿色发展。”

十年的发展与行业同频,为推广中药,消除歧视,首次系统构建“络病证治”理论体系和脉络学说,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

且看一组数据,2012年,公司研发支出1.11亿元,占营收比重为6.74%;到2021年,研发投入已经增至8.38亿元,占营收比重也提升至8.28%。十年时间,公司研发支出翻了7.5倍,累计则高达36亿元。

(研发投入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研发人员也从2012年的461人逐步扩充至2021年的1989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则从10.61%进一步提升至13.12%。

(以岭药业研发人员数量变化趋势,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新药:新获批4个

时代在变,市场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对研发的投入。而持续投入除了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外,也体现在公司新药、专利数量的增长。

2012年-2022年,获批四个中药创新药,分别是夏荔芪、连花清咳、益肾养心和解郁除烦。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获得13个创新中药,其中 8 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 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据药智数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这两年内,我国共有15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独占3个,获批新药数量领先。

专利方面,2012以来,公司获得的专利总数为757个,其中国内发明285个,实用新型23个,外观设计356个,国外发明93个。截至目前,公司全部有效的专利数为811个,其中国内发明336个,实用新型23个,外观设计354个,国外发明98个。

研发的不断累积给实力的加持。公司多次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计划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2019年度国家医药卫生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2000/2006/2009/201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2007)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

进入“十四五”,中药产业迎来更好的时代,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已经为自己攒起了足够多的临床储备品种,并且将随着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延伸下去。比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芪黄明目胶囊正在申报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络痹痛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柴黄利胆胶囊、玉屏通窍片已完成新药二期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三期临床研究;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已完成二期临床出组;柴芩通淋片取得“反复发作尿路感染”新增适应症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养正消积胶囊正在申请新增适应症。配方颗粒业务方面,目前已完成300多个新标准配方颗粒品种的研发备案工作。

(以岭药业代表性创新中药研发进展,来源:2022年中报)

化药板块,一个一类创新药完成临床三期研究,正在进行新药上市申请前的准备工作(Pre-NDA);5 个化药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2个ANDA产品来曲唑、阿那曲唑片国内同步申报获批。在保证现有研发投入的同时,公司还完善了多种产品研发渠道及模式,公司引进了多个中药、化药临床前一类新药,进行新的研发管线布局。

(化药产品获批情况,来源:2022中报)

在中医药发展大潮中,刚刚完成十年跨越的,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起点”。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