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关注市场数据,而非悲观新闻,表现好的ETF都出自商品和新兴市场

红周刊 特约 | 杰伊·佩洛斯基

欧洲能源、美国通胀和中国复苏

三大核心问题均呈现良好势头

“底线”这个概念非常有用,符合底线就是符合一定的标准,就像Grateful Dead乐队在其代表作《山火》(Fire on the Mountain)中所唱的,“是人们无法到达的界点”。

不过,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底线。比如,商品价格飙升底线、利率底线和政策底线等。以政策底线为例,欧盟限制能源价格就是“底线思维”,中国拨款300亿美元为房地产行业兜底也是“底线思维”。

资本市场也存在着许多底线。例如,标普500指数触及61.8%斐波那契回调线后马上反弹,这从技术上来看,是因为资金在那里形成了支撑。

在“底线思维”下,我们继续关注影响市场的三大核心问题:美国通货膨胀下降速度、欧洲能源价格走势,以及中国平稳摆脱新冠疫情并恢复经济的情况。目前来看,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而且良好的进展应该会延续下去。

先看欧洲的能源价格。自从大家认为欧洲能源价格可能会出现“大规模崩盘”以来,荷兰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而且有很大概率会继续下跌。目前,欧盟正团结一致,正在共同应对能源市场的困境。

在应对方法上,欧洲央行效仿美联储,加息了75个基点。这是20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利率上调,并且从欧央行行长拉加德的表态来看,未来还有可能进有一步加息。

在加息的影响下,欧洲市场的金融资产并没有出现暴跌,反而是欧元企稳,股市上扬,银行股大涨。因为多年以来,欧洲人们一直在担忧负利率会影响银行赚钱,如今利率再次转正,给欧元和银行股带来了巨大的利好。就像杰克逊·霍尔会议传达出的信息一样,低增长时代也会终结,高名义增长的时代即将到来。

我们预计,欧洲今年的增长将会超过3%,明年增长约1%。不过,由于几乎整个投资界都认为欧洲已经陷入衰退,所以有些投资人认为,欧洲今年的增长可能不会超过2%,而是在1.6%。但无论哪种观点,大家对于欧洲的经济增长都抱有相对乐观的态度。

再看中国。我们看到,中国高收益债券仍呈现回升态势。值得注意的是,8月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达到了55BTE,而8月汽车销售年度同比增长了28%,其中电动汽车销售年度同比增长更是超过了100%。

最后看美国。目前,美国投资界的普遍观点是,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或者很快会陷入衰退。但我们仍然坚持比较“中立”的观点,我们预计通胀的下降会比预期的更快,增长也会趋于稳定,实际收入将有所上升,消费会保持强劲。

摩根大通预测,今年下半年美国平均通胀率将达到3%,他们还预测,全球通胀率将从上半年的10%下降至5%。我们认为,这些预测有其合理性。

商品和新兴市场ETF表现不错

进可攻,退可守

面对各种各样的底线、预测线,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通过对全球资产和多元资产的关注,我们注意到,尽管每天有各种各样耸人听闻的新闻,例如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新兴市场风险等,但从业绩来看,表现最好的ETF几乎都来自商品和新兴市场行业。

如果情况真的像新闻里面报道的那样糟糕,这两个领域的ETF是不太可能脱颖而出的。但在过去1个月,全球多元资产ETF排名前五的产品中,有三个是商品ETF,有两个是新兴市场的行业ETF。从我们自有的产品表现来看,也呈现出上述趋势,亚洲高收益ETF的表现异常亮眼。

举例来说,铜博士(Dr. Copper)股价自9月5日至9月9日上涨了5%以上,原因在于铜的库存量降到了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有数据显示,铜的库存量甚至可能是零。

新兴市场以巴西为例,通胀率从4月份12%的峰值回落到8月份的9%左右,同时,巴西基准利率接近14%。更广泛而言,新兴市场转债已走向加息周期的尾声,因为加息开始的时间远早于美联储。

这就是现实情况,并不是虚构的情形。我们常说,我们倾向于让市场先生告诉我们一切。但一定会有备受尊敬市场人士看空未来走势,认为本月或10月底前,将会出现20%以上的跌幅。

对此,投资人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决定“向前进一步”,增加优势行业的配置。例如,我们上个月加仓了新兴市场,上周刚刚加仓了能源行业。我们的策略是,如果市场如我们预期一样好转,这些行业将会最先受到资金追捧;如果没有好转,这些领域也具有抗跌性。

摩根大通日前对美国能源股进行了一些分析,提出“能源行业有很多利多因素,也成为了各种量化模型中最利好的行业”。

虽然美股市场最近出现了大幅下跌,市场波动剧烈。但上周仍有大量的机构买盘出现,数值高达80亿美元。据全星图表(All Star Charts)的数据显示,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的买盘仅为其三分之一。这表明市场存在极大的恐慌,但或许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我们预计,8月的通货膨胀数据或较为疲软,美联储将加息75个基点,这将导致美元走弱。因此,这会让投资者开始考虑新兴市场以及成长风格,以及随着政府和企业寻求应对新冠疫情、气候问题和冲突事件的办法,全球资产正在出现一波支出热潮。

(作者系美国TPW投资首席信息官、摩根士丹利前策略师兼董事总经理。本文已刊发于9月17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