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地磁暴来了,如何监测预警?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大地磁暴预警,与此同时,极光大爆发了。

记者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2所了解到,是太阳风暴引发了地磁暴。太阳是一个时刻都在进行核聚变的巨大天体,除了给地球提供能量以外,核聚变还会不停产生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物质喷涌而出,充斥在整个太阳系,被形象地称为太阳风。太阳风是由太阳的粒子辐射和日冕的稀薄热等离子体云,大量逃逸到星际空间而形成的。太阳风暴其实是太阳爆发活动的一种形态,科学家将其形象比喻为太阳一打“喷嚏”,地球就要“感冒”。

太阳风暴引起的地磁暴是磁层中的“海啸”,对地球空间的磁层、电离层、高空大气层以及地磁场等会产生剧烈扰动。电离层的剧烈扰动将严重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从而对不同频段的通信、导航、雷达等系统造成持续影响,可能使短波通信信道变窄、地空链路严重衰弱,通信质量下降、导航定位误差增加,严重时甚至会使通信链路中断、卫星导航失锁,航空飞行面临通信环境变差和跨极区辐射的双重风险。通俗地说,就是信号不通、导航不准,诸多设备“失联”“失聪”。卫星无法与地面通信,恍如“断了线的风筝”在太空中“流浪”;巡视地球的“天眼”会暂时“失明”;地面使用短波通信的广播和电台也都会“失声”……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22所在持续监测。

作为遥望太空、监测电离层的“国家队”,22所是国内唯一从事电波环境特性观测和研究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所,是中国电波传播预测和电离层骚扰预报业务的国家发布机构,也是国际无线电科联及世界日服务(IUWDS)的一个区域中心,并参加国际快速电离层数据交换。该所在国内21个城市,南极、北极等1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电波观测站,构成了国内唯一覆盖全国和全球重点地区的电波环境观测站网,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电波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常态化不间断对电离层的“天气”情况进行监测、预报和警报。

“我们布设在祖国大江南北的21个电波环境观测站点,犹如一双双‘千里眼’,编织成一张持续监测太空动向、电离层变化的电波环境观测站网,通过电离层垂直探测仪、电离层斜探测仪以及信号闪烁仪等设备,‘紧盯’来自太阳的无线电波段的电波发射,时刻监测着电离层的‘天气变化’。”22所专家孙树计表示。

受太阳风暴影响,今年12月1日8时起发生大地磁暴,地磁Kp指数最高达7级。据22所观测,受地磁暴影响,2日凌晨起,我国中北部地区发生大范围电离层暴,其中东北、华北地区电离层临界频率持续6小时以上偏低20%—30%,其他地区也短时受扰。受此影响,我国中北部大部分地区短波链路最高可用频率下降约20%以上,部分时刻甚至无可用优质频率;雷达测控和卫星导航系统误差明显增加,系统性能受到影响。

“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就能形成对电离层‘天气’情况的现报和短期预报。”孙树计表示,对于电离层暴、极光吸收和极盖吸收等,能及时做出短期预警,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数据分析和应对策略,从而重新规划易受太阳风暴影响的无线电系统任务,以降低太阳风暴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