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绿色低碳修复 让土壤健康呼吸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实习生 祁佳宁

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迈入一个新阶段。近日,第三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全国土壤修复领域的1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绿色低碳修复 净土洁食居安”主题,共同研讨我国最新土壤修复领域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把脉”土壤污染防治。

大会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名誉理事长沈仁芳表示,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迈入一个新阶段。

“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土壤污染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少技术存在成本高、周期长、二次污染等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沈仁芳表示,广大科研工作者、企业代表要抓住当前国家土壤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以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技术有效攻克土壤修复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效推广土壤修复技术,培育健康土壤,为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与国民健康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土地与水资源司全球土壤伙伴关系土地与水资源官员佟玉欣在采访中表示,全球95%的粮食来自土壤,但是土壤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包括土壤养分的失衡、土壤侵蚀、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土壤污染。我们想要实现全球的粮食安全以及气候变化减缓,就要保护土壤,来修复土壤。

“未来,我们有4个工作方向,一是进行全球的土壤污染方面的评估,了解土壤污染才能治理土壤污染;二是推进土壤污染数据数字化、平台化;三是将优化的土壤技术进行集成,并推广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四是基于以上的评估和技术,希望与各国政府进行合作,来填补全球土壤立法方面的缺失。”佟玉欣说。

佟玉欣表示,过去30年间,中国在土壤治理和修复上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中国有不同的作物系统和不同的生态区,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为全球很多国家提供好的措施。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与中国科研单位、政府以及企业的合作,来促进全球土壤污染治理,实现粮食安全,减缓气候变化。”

人才缺失是制约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一大短板。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李书鹏副总经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还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环境领域职业资格建设的提案,建议我国尽快启动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工作,提升环保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到中国的环保事业中来。

“未来希望吸纳更多人才进入土壤修复行业,推动我国土壤修复科技创新与产业快速发展。”李书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