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聚焦港航绿色低碳转型 “2023港航先锋论坛”在京举行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11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2023港航先锋论坛”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了《蓝港先锋2023:中国主要港口空气与气候协同力评价》(以下简称《蓝港先锋2023》)、《航运先锋2023:国际航行船舶减污降碳先行者(中国)》(以下简称《航运先锋2023》)两份报告,论坛还围绕“港航能源转型·共促零碳未来”主题,邀请港航产业链、研究机构等代表,探讨港口和航运的减污降碳进展、挑战及未来走向等。

“这是我们连续第四年发布蓝港先锋报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付璐说,报告显示,中国港口与航运的减污降碳政策不断完善,行动更加有力,在部分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但在“3060双碳”目标、国际海事组织趋严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要求下,港口和航运业面临着巨大挑战。“能源转型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成本、绿色低碳燃料可得性等方面存在难题,需要港航产业链各方形成合力、携手推进。”付璐说。

“长远来看,仅靠现有船队运营效率提升,难以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未来能源转型十分关键。”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助理研究员王小桐说。

《蓝港先锋2023》《航运先锋2023》通过识别港口、航运减污降碳进程中的先进实践与薄弱环节等,为港航迈向零排放提供意见和建议。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交通项目主任成慧慧总结了港航减污降碳的三大亮点: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绿色转型内动力提升,行业合力加速破局;能源转型快速起步,路径更加多样化。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船舶运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纪永波坦言,航运业的技术、船型、场景复杂,燃料消耗规模大,选择替代燃料受到制造业、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等约束,难以找到类似石化燃料这样的单一路线。航运能源转型需要在装备制造、技术、能源、资本、人才等方面,与工业、能源等领域形成协同。

“绿色航运发展及替代燃料应用,依赖于全球性和区域性行业组织、港口服务方、船东、货主、设备供应商、燃料供应商、金融保险等多利益主体的跨行业、跨价值链协作与融合。”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港口产品总监晏志鸿说。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主任工程师王人洁说,应从管理、经济等方面综合施策,前者可重点考虑新能源船舶优先靠离泊等手段,后者建议从航运替代燃料专项研发基金、新能源船舶和普通船舶差异化港口费收取等方面着手,还可开展可再生能源与港口融合工程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