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服务战场救急 抢占制胜先机——火箭军某部医疗新材料提升战场救治水平

陈延杰  科技日报记者 张 强

  “你部遭敌精确打击,重伤2人,1名伤员大动脉出血!”刚刚到达阵地,导调特情就接踵而至。这是近日火箭军某部全流程全要素演练上的一幕。

  此次演练模拟真实战场环境,全程不设脚本预案,情况随机导调,考核内容多、难度大,涵盖抢占阵地、战场救护、饮食保障等诸多实战化课目。

  “呼叫救护所,两名重伤员需要前接。”医疗分队刚到达指定位置,电台中就传来救治指令。医疗组指挥员、该部卫生队队长任代勇根据现场情况作出判断:“各小组加紧搭建场地,做好收治伤员准备,机动救护组迅速赶往目标区域前接‘伤员’。”

  滚滚硝烟中,机动救护组赶到“伤员”位置,两名“伤员”躺在地上呻吟,其中一名“伤员”腿部大动脉出血。救护人员迅速进行紧急处理,但“鲜血”还在不停渗出,机动救护组组长杨磊在组员的配合下迅速将“伤员”抬上救护车转移至救护所。然而,车辆刚刚到达,导调组却宣告“伤员”因失血过多“死亡”,此次抢救失败。

  现代作战卫勤数据显示,负伤后的10分钟是救护的最宝贵时间,也被称为战场急救“白金十分钟”。在这10分钟内,17%至25%失血伤员的生命可以被挽救。在复盘会上,导调组指出,错过“白金十分钟”是此次战伤救护失败的原因。

  “现代战争中对战伤救治水平和时效的要求越来越高。”任代勇深有感触地说,“机动抢救快一分,战场中官兵致死致伤的几率就降低一分。”

  听到队长的话,刚刚研究生毕业的上尉杨磊陷入了沉思,如果能够在受伤现场对伤员进行有效的先期处理,就不会有失血过多等情况发生。杨磊想到自己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新型壳聚糖交联氧化石墨烯海绵止血效果显著,如果用于战伤救护,能大大降低人员的致死率。

  记者了解到,壳聚糖和氧化石墨烯是备受关注的两种不同类型止血材料。在科研工作中,杨磊与其他研究人员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将壳聚糖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得到新型壳聚糖交联氧化石墨烯海绵。目前,杨磊已为该研发项目申请专利。

  为扎实做好新型壳聚糖交联氧化石墨烯海绵在战场上的应用,杨磊在领导支持下,对该新产品进行了改造,将其开发为可以战场急救的新式装备,并应用于练兵比武竞赛训练中。

  不久后,由上级卫勤专业人员组织的一场战场救护考核拉开帷幕。

  一大批伤员被转移过来,救护组立即按照预案展开了救护。杨磊带领该部医疗分队,采用新型壳聚糖交联氧化石墨烯海绵对伤员进行救治,良好的施救效率让考官眼前一亮。

  “在贴近战场的环境中,坚持科技练兵导向,打开官兵创新思维,大胆采用新装备、新设施,才能全面提高实战化保障能力。”该部领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