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两项青海林草科技成果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9月28日,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由青海省林草局省草原总站等单位联合开展的“青海木里矿区高原高寒生态地质层构建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项成果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两项青海林草科技成果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木里矿区聚乎更三号矿井修复后成效图。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木里矿区生态修复(种草复绿)工作开展以来,青海省草原总站结合专业优势,联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等单位通过开展冻土层地貌重塑、无客土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适宜于高寒高原高海拔矿区生态修复的技术模式;特别是针对矿区客土土源奇缺和覆土量极大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就地渣土改良关键技术措施,研发了适用于高原高寒区的土壤重构技术;通过多手段建立空天地时一体化的冻土综合勘查技术体系,构建了冻土生态地质层剖面,并创新提出了人造冻土层与原始冻土层的融合搭接技术和煤炭资源保护技术,总结形成了“青海木里矿区高原高寒生态地质层构建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该成果在全国属首创,开创了青藏高原开展大规模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新路径。通过应用该技术,木里矿区种草复绿区植被盖度平均达77.80%,超《青海木里矿区生态修复(种草复绿)总体方案》规定的复绿区植被盖度平均指标(50%)27.8个百分点,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稳定,生态环境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由青海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兰州大学、青海省草原总站等单位共同完成,以草地生态系统环境容纳量和内禀增长率理论、中度放牧干扰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高寒草地合理放牧管理方案——兼顾保护与发展的高寒草地“取半留半”利用原则以及适宜的放牧家畜组合,确定了草甸化草原适宜的家畜组合为牦牛和藏羊1:2混合放牧;研发了“人居-草地-畜群”放牧单元的识别与分类技术和“休牧+舍饲补饲”的返青期休牧模式;通过应用该技术,在青海省主要生态功能区建立了以“返青期休牧”和“放牧系统单元”为主要模式的示范区,为国家和地方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促进了该区域草地生态-生态功能提升和草畜平衡、草地生态畜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引导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了生产生态生活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