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广西初步建成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5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西防汛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近10年来广西在全区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已初步建成了一套适合广西实际、专群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广西水利厅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广西将进一步加强山洪灾害监测,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保障率;继续压实县、乡、村、屯、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完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持续推进山洪沟、洪痕标识建设,做好群测群防,落实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转移到位。

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质,广西是全国山洪灾害较重的省区之一。从气候条件来看,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丰富,年均降雨量约1537毫米,是全国均值的2.5倍左右,其中汛期4~9月雨量占70%~85%。从地形地质来看,广西山丘区坡高谷深,主沟沟底坡降大,汇流速度快,短时间内非常容易形成暴涨暴落、破坏力大、冲刷力强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给沿河居住的群众造成严重损失。根据调查评价,广西山洪灾害影响区面积为14.8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2%,涉及人口约为1995万人。

据介绍,3月21日,广西水利厅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千村万屯”集中培训演练,111个县(市、区)、382个乡(镇)、1641个行政村、10094个屯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及危险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培训演练,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了各方快速反应和协作配合能力。

为做好山洪灾害防御,该负责人提醒公众,汛期要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居住在山区或者要去山区旅行的,要密切注意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强降雨影响期间尽量避免到山洪灾害预报风险大的区域活动。要树立山洪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掌握避险知识,了解本地山洪转移路线。一旦收到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不要慌张,有序快速转移到安全区域;如突遇山洪灾害,要果断向河道两侧高地快速躲避,不要顺着河道跑,更不要涉水过河;在屋内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等高地,设法以各种方式与外界联系求救,等待救援。此外,大家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搜索“广西水旱灾害公众查询系统”,快速便捷查询、接收广西区域内山洪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利于公众识险、避险。

2022年,广西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龙舟水”等10轮强降雨、5次台风和1次干旱,共有145条河流472站次出现超警洪水,西江出现4次编号洪水,为2008年以来编号次数最多的年份,西江梧州河段连续超警长达13天。面对空前严峻复杂的防汛抗旱形势,广西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协力抗灾,“龙舟水”期间,精准施策拦蓄洪量38亿立方米,最大程度减轻西江下游干流防洪压力;全年,调派34.3万人投入抗洪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下达自然灾害救灾资金8.26亿元,累计紧急安全转移61.7万人,成功应对了多起洪涝灾害险情,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同比近三年均值降低60%,杜绝群死群伤灾害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