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太华山顶,一场历经百年的风雨观测接力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民国时期进口的便携式气压计、温度计、马灯、《航空气象学》《临洮测日誌要》……20日,记者随“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寻访最美气象台站”来到昆明太华山顶,云南现代气象、天文、地震事业先驱陈一得先生亲自修建的“中国百年气象站”依然耸立。在这座三层法式小楼里,先生的手稿及部分观测用品静静地陈列其中,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艰难的历史。

陈一得被誉为中国自然科学界的鲁殿灵光。他自费创办了中国第二个、云南第一个私立测候所,1938年,搬迁到现址并更名为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1953年改为太华山气象站,填补了云南测候的空白。

太华山气象站是三类艰苦气象台站。新中国成立以来,89位高山气象人继承和弘扬了先生身体力行、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在海拔2360米的太华山顶,续写着云南气象观测的历史。

陈一得原名陈秉仁,毕业后在校任教。教学之余,他醉心于科学研究,对气象等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曾说:“帝国主义在我们国土上的铁路、机场建有测候所,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测候所。”1927年,他在昆明市钱局街83号自家院子里创办“一得测候所”,取《史记》中“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意。

从此,一家4口人白天测气象,夜间观天文,轮流在每天6点、14点、21点,定时观测昆明的气压、气温、湿度、蒸发、雨量、风向、风速、云、能见度等气象要素,一干就是十余年。

“即使在军阀混战、炮声隆隆的日子,也不曾中断过。”太华山气象站站长刘金福说,先生还对气象科学工作者提出“三要”原则:一要有“恒”,二要“耐劳”,三要“忠实”。

后来,一得测候所的气象资料引起了外国列强的注意。法国、日本、美国都曾向他提出重金购买,但均遭拒绝。

“那时候,先生为开办测候所已耗尽全家积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然而,面对洋人的威逼利诱却不为所动,同时又把宝贵的资料免费给国人使用,足见其拳拳爱国之心。”刘金福说。

1938年,昆明气象测候所建成后,陈一得又把仪器搬到了太华山。山上气温低,每到冬天,冻得人瑟瑟发抖,又无水无电,采买物资也很不方便,但他克服种种困难,一直和家人坚守。

陈一得开创了气象研究领域的多个第一:首次解释了云南山地气候“有水成洪,无水大旱”的原因,首次提出台风影响力可达云南(长江流域)的观点,首次把云南划分为8个气候区……

而更难得的是,彼时他就对科普颇为重视。1924年,昆明推行公历,阻力很大。先生引进《公历月日歌》、改编了《公历节令歌》,用朗朗上口的语言,宣传公历的好处和记忆方法,在学校教会学生,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教会家长。

测候所建成后,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专家、学者,甚至是国际友人,但更多的是普通民众,他总是耐心讲解。公开演讲时,更是人满为患。他还首创天文观测仪器“步天规”,只要转动上面的圆盘,便可以知晓当日有哪些星座出现在空中。

尽管现在条件已经好很多,但西山弯多、坡陡,从山脚下出发,驱车到站里依然要40多分钟。曾经,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三站长黄泽纪上任时,因雾太大在山里迷了路;七十年代第五任站长李华值班时遭遇雷击,真正是死里逃生。现任站长刘金福可谓“一得迷”,因敬仰陈一得先生,于2011年主动申请来到太华山。

如今,站里最年轻的新人杨新楼也待了近10年。而太华山气象站也将建成云南省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站,主要监测二氧化碳、甲烷分布状态,目前正在进行仪器安装、调试,预计5月中旬前投入使用。

“业务运行后,所有数据全部并入全国温室气体观测网,将为应对气候变化、为我国‘双碳’行动成效的科学评估与碳排放核算提供基础支撑。”刘金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