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新书首发 填补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空白

科技日报记者 刘莉

4月19日,《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一书在京首发。北京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70周年学术研讨会同期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北京从一座人口100多万、建设用地限于城墙之内的封建帝都,一跃而成为一个人口2000多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功能和面貌发生了历史巨变。该书首次以专家援助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城市规划史进行系统研究,是我国第一部专题研究苏联专家援助城市规划活动的专著,填补了中国城市规划史的一项空白。

《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新书首发 填补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空白

上世纪50年代的一系列规划,为北京城市面貌的整体塑造奠定了基础。但此前关于这一时期的北京城市规划历史并无专门的系统细致的研究。特别是首都行政中心位置、“梁陈方案”、北京老城保护问题以及对苏联专家的评价等,社会上一直存在各种不同说法。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着眼为首都建设提供历史镜鉴的现实需要,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浩教授团队多次赴中央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和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等广泛查阅一大批原始档案资料,对50多位首都城市规划工作者和翻译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访谈,并对“一五”时期主管城市规划建设的北京市老领导郑天翔的日记进行了系统整理,经过连续多年的学术深耕,完成《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一书。

北京的长安街宽度为什么定为120米?古代近代只向南延伸的北京中轴线为什么会在1953年开始向北延伸?为什么在京西规划煤制气厂?紫竹院、莲花池等地如何按人均20平方米的绿化用地标准改扩建成北京首批公园?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通过一个个历史细节,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前十年北京城市规划的全貌。

该书以1949年至1960年先后四批次来华的40多位前苏联规划专家为切入点和观察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城市规划史进行了专门的系统性研究,系统梳理了1953年第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1957年版、1958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背景、规划工作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其实施情况。书中还特别深入剖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中共北京市委直接领导首都城市规划的特殊工作机制及其独特优势与贡献。

《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新书首发 填补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空白

该书科学分析了北京以老城为基础进行改建和扩建、“环形+放射”的道路网格局和分散集团式的空间布局等规划模式的形成原因和响应机制,揭示了首都城市规划建设活动的综合性、复杂性、矛盾性及其历史规律,生动再现了苏联规划专家与中国城市规划工作者携手推进首都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指出,这本书是中国城市规划史上非常重要的著作,通过研究北京的城市规划史以期对全国规划史的研究发挥启发和示范作用。该书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北京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书中除了大量文字史料的呈现外,还有很多图像资料,这对于历史研究都非常珍贵。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规划师唐凯指出,这部书通过对史料的温故知新,以及对城市规划发展变革的总结,发现了很多有待探索的科学性和技术性问题。中国的城市建设成绩斐然,但缺少系统总结和本土化理论。这部书的出版有助于启发读者对现今城市规划工作的思考。

(图片由北京建筑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