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在独辟蹊径的赛道上,“小巨人”崛起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位于济南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北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谷电子”),隐身于一片楼宇中。4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在此采访时,北谷电子首席执行官张善睿分享了一则消息:企业订单已排到年末,生产处于高速运转状态。

订单飘红源于其独特竞争力。在中国,将国产电气控制系统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北谷电子是开创者之一;他们每年占比15%以上的科研投入和遍布全球的研发网络,确保了其享受到持续的技术红利。

“大块头”很灵活,“智能大脑”是关键

长久以来,以大和重为标签的工程机械面临着复杂的施工环境,在高山上,在斜坡上,在泥地中,高震动、强冲击以及复杂的电磁工作场景给工程机械里智能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

北谷电子研发战略副总邓波向记者强调,让“大块头”灵活、可靠且稳定,正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提供高空作业平台的一站式服务,包含操作、控制、驱动、充电、传感、联网以及基于机器数据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服务。”邓波说。

在工程机械的细分行业,竞争者不小。记者了解,北谷电子的独特优势在于他们可实现不同电控设备之间的数据的深度互通和融合,让设备“说话”,让操作者更好地判断出设备的状态,甚至预测。

“对工程机械来说,故障预测很难,是一个‘深水区’。”但对张善睿和同事们来说,恰恰在最难的“深水区”施展拳脚,才能锻炼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订单录入烦琐、人工统计效率低、设备利用率低、设备维护保养效率低等系列问题困扰租赁商。北谷租赁管家平台的上线,帮助租赁商轻松管理全国所有车辆,实时查看车辆状况、远程控制、订单录入输出等功能,实现了效率、管理、利润的成倍提升。

准确判断甚至引领市场走向,检验着创业者的国际视野和研发能力。张善睿说,未来是数据的时代,如何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超级价值,将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

回望21世纪初,中国工程机械控制器领域处于低谷。在硅谷工作的张善睿发现,中国市场上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几乎全被外企垄断。这让他痛心:“控制器等同于整个机器的‘大脑’,技术却掌握在别人手中。”

于是,他瞄准了这一痛点,深挖下去。

攻克看不见、摸不着的难题

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赛道,张善睿也有顾虑。

通过调研,他的反问是:工程机械行业对于新技术的引进有担忧,嵌入式电子一体化的方案会不会带来更高的维修成本?看不见、摸不着的难题最难攻克。整个行业对于电子、软件的理解是否与自己的创业方向产生共鸣?挖掘机的整车控制系统研发难度几何?

不过,张善睿组建的团队能担当重任。

他本人曾任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资深研发工程师,首席技术官张琳博士也是国际知名企业高级研发工程师,邓波长期供职于知名外企的区域销售总监……这样的核心团队,年轻、富有创造力,在同一个目标下,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当研发方向确定之后,执行团队很重要。在北谷电子400多人的员工中,近50%的人员全是研发人员,推动着一个接一个独具特色的项目从无到有,被应用于挖掘机、装载机、路面机械、高空机械中。

“赛道选对了,团队选对了,技术选对了。”张善睿的这个排比句,解释了北谷电子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并在近三年连年实现50%产值增长的原因。

三年疫情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着企业的成色。“哪怕疫情再严重,我们也没有‘断链’。”这是张善睿自豪的一点。究其原因,北谷电子牢牢把控住了产业链上的关键点。

2021年底,他们投资了地处上海的芯片企业。这家企业的产品与北谷电子的产品互补、融合。他们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进行深度融合,这成为北谷电子竞争力的一部分。

记者注意到,与其被同事们称为“张总”,张善睿更喜欢用“张同学”的称呼,大家的办公室也是开放式。这源于这家企业坚持的开放的企业文化,同事们之间心态开放,充满激情;同时,北谷电子又具备了高科技企业的特点——执行力强,决策透明,强调快速学习和技术迭代。

前不久,2022年度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名单公布,北谷电子榜上有名。在此之前,他们还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

张善睿说:“我们将深耕工程机械领域,为打造工程机械国际一流品牌而不断探索和努力。”